爪哇禾雀
梅花雀科动物
爪哇禾雀(学名:JPadda oryzivora),又名禾雀、文鸟、灰芙蓉、白芙蓉、爪哇雀,为雀形目梅花雀科文鸟属的鸟类。一般生活于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以及活动于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结大群而栖,主要以禾本科和其他草类的种子为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亚洲及埃塞俄比亚。全身羽毛为青灰色,额、头顶至后颈为黑色,两颊具左右对称的白色块斑,初级飞羽外明和尾羽黑色,腹部、两胁、尾下覆羽为污白色。嘴大呈短圆锥状。成年鸟的嘴、眼圈为粉红色,嘴先端为肉粉色。跗跖为肉粉色,爪白色。人工培育的品种有白文鸟、驼文鸟和樱文鸟等品种。
外形特征
体长13—14厘米。全身羽毛为青灰色,额、头顶至后颈为黑色,两颊具左右对称的白色块斑,初级飞羽外明和尾羽黑色,腹部、两胁、尾下覆羽为污白色。嘴大呈短圆锥状。成年鸟的嘴、眼圈为粉红色,嘴先端为肉粉色。跗跖为肉粉色,爪白色。人工培育的品种有白文鸟、驼文鸟和樱文鸟等品种。
生态习性
爪哇禾雀一般生活于低地草原或具草甸灌丛的空旷林地、也见于耕地、花园、城郊的村镇以及活动于稻田或甘蔗田、树林或灌木丛中。大群而栖,是具有高度社群性的鸟类。主要以禾本科和其他草类的种子为食,偶尔也吃昆虫
地理分布
爪哇禾雀,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巴厘岛
生存状况
由于栖息地开发,以及经常被设陷阱捕捉作宠物鸟类贸易,野生爪哇禾雀在原生地数目下降。尽管爪哇禾雀在全世界被养殖作为宠鸟,但在原生地的野生族群因环境的人为限制而极需保护。
雌雄鉴别
雌雄同色,幼鸟从体表羽色难以区分。成鸟可以从嘴峰上分出雌雄,雄鸟嘴峰隆起稍高,雌鸟嘴型呈圆锥状,嘴峰稍平。雄鸟眼圈和嘴的颜色较深,色泽鲜艳,雌鸟嘴红色稍浅。从呜叫声也可区别,雄鸟叫声尖锐,声音中的高亢音拖得很长,发出“啾——啾啾啾啾——”的声音,鸣叫婉转,音调不单一。而雌鸟发出“啾、啾,究、究”的短音,叫声不如雄鸟响亮。
饲养管理
单只饲养可用金丝雀笼或黄雀笼饲养,繁殖期成对饲养。文鸟体型较大,鸟笼大小为45厘米X35厘米X30厘米。笼内安放木板制作的人工鸟巢较好,巢箱大小为20厘米X12厘米X12厘米,巢箱内加一4厘米高的隔板,将巢室隔开分为内外两间,巢箱的右下方挖一直径5厘米的巢孔。巢箱上盏或侧板可制成活动式钥,以利于观察孵化和育雏情况。
1.饲料 文鸟喜欢吃带壳的种子,如稗子、稻谷、小麻籽、谷子苏子、大米、小米等饲料。每天还要加喂青绿饲料,真口白菜、油菜、圆白菜或瓜果类饲料。饲料可据季节不同而有所变更,在发情、繁殖期应增加喂鸡蛋大米或鸡蛋小米,冬季可补充少量苏子和麻籽,喂量不要超过l/lo。牡蛎粉或骨粉是不可缺少的无机盐饲料,尤其在产卵育雏期间。一般可在笼内加一专门喂牡蛎粉或骨粉的食罐。
2.日常管理 每天清洗水罐,换清洁饮水。每天早上添喂饲料,添加新料前应将食罐中剩余的饲料壳吹掉。每周清理食罐1—2次,清理笼底粪便1—2次,保证室内和笼内的清洁卫生,室内空气新鲜。夏季注意防蚊虫叮咬,防止阳光直晒。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低于15C则影响鸟的孵化和育雏。灰文鸟特别喜欢水浴,夏季每天都可水浴,冬季可根据室内温度情况减少水浴次数,每月1一2次。
繁殖
爪哇禾雀6—7月龄达到性成熟,7—8月龄达到体成熟,可挑选种鸟配对繁殖。爪畦禾雀无固定的繁殖季节,可全年繁殖,但为了亲鸟身体的健康,应避开酷热的盛夏,使亲鸟恢复体力。7一8月份进入换羽期,一只健康的鸟换羽期50天左右。夏天过后,天气逐渐凉爽,着手准备繁殖工作。洗刷、消毒繁殖笼等器具,开始补充蛋大米和蛋小米等促进发情的饲料。爪哇禾雀从9—10月份开始发情进入繁殖期,一直可到翌年7月中下旬,可连续繁殖5—6窝,所以,应在8—9月份给种鸟增喂发情饲料(蛋小米或蛋大米),并在笼内架设人工巢箱,箱内放进棉花、棕榈丝、干草等巢材。如发现雄鸟频繁呜叫,在栖杠上不停地蹦跳(俗称跳杠)或追逐雌鸟。雌鸟不时进出鸟巢,显得十分活跃,常发出短促的叫声,表明雌鸟已发情,不久就会产蛋,应停喂蛋米。爪哇禾雀每窝产3—6枚白色卵,每天产1枚卵,产第二枚卵后开始抱窝。孵化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孵化期为16天。孵化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不去惊扰亲鸟,不要移动鸟笼,以免亲鸟弃巢。雏鸟出壳后,应在饲料中增加蛋小米或蛋大米,并保证牡蛎粉和青菜的供应。
刚出壳的雏鸟全身裸露,呈肉粉色,只有少许黄色纤毛。7天左右才开始睁眼,食欲开始旺盛,食量逐渐增加,相互间出现争食现象。如果一窝雏鸟超过5只以上,亲鸟常胴顾不周,雏鸟发育大小不一,会使其中体弱的雏鸟因经常争不到食而饿死,可将体弱的雏鸟取出,调给哺育雏鸟同样大小而数量较少的亲鸟代哺育。20天左右雏鸟羽毛长齐,25天左右可离巢上架,并开始自己学着啄食饲料,30-35夭可与亲鸟分笼饲养。
参考资料
爪哇禾雀.动物世界.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4 15:46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生态习性
地理分布
生存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