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诞龙
发现于晚白垩世早期的中大型阿贝力龙类
爆诞龙是一种发现于晚白垩世早期的中大型阿贝力龙类,体长6.5至8米,其化石发现于阿根廷。该属下目前仅有一种,即模式种诺氏爆诞龙。近期的一些研究结果认为早期的研究低估了爆诞龙的体型,并认为爆诞龙的体长可能能够达到11米,大于食肉牛龙,是最大的阿贝力龙类。然而后期的研究在估算中考虑了附肢骨数据以后显示依然是食肉牛龙更大一些。爆诞龙与大型鲨齿龙类南方巨兽龙生活在同一地区。南方巨兽龙是当时的顶级捕食者,而爆诞龙只是次级消费者。
命名由来
爆诞龙的标本是在太平洋管线公司于Bajo del Añelo进行天然气管线开凿时所发现的,因此得名。其属名是“爆炸”和“诞生”的合成词。种名是为了纪念古生物学家费南多·诺瓦斯(Fernando Novas)对阿贝力龙类研究所作的贡献。
形态特征
目前仅有一件爆诞龙的标本被报道,即正型标本MUCPv-294,是一件保存程度较好的关联的标本,头骨保存的骨块有左右两侧的上颌骨,脑颅,两侧齿骨,一些牙齿。头后骨骼保存了颈椎,背椎,荐椎,尾椎,脉弧,肋骨,肠骨,耻骨,坐骨近端,完整左股骨和右股骨的远端,左侧胫骨,左侧跟骨和距骨,左侧腓骨的近端,右侧胫骨,一些趾节骨,脚爪骨骼。
爆诞龙具有以下鉴定特征组合与其它兽脚类相区分:眶后骨与额骨之间围成了一个孔洞。顶骨与副枕突之间有一指向后方的骨质粗隆。颈椎在前后向有一定的压缩。颈椎的神经棘与上骺几乎一样高。中后段颈椎的腹面平坦。中后段颈椎具有两个很宽的孔。中后段颈椎的神经棘前端具有小的气腔化开口。中段颈椎的神经棘具有小的骨板。胫骨的中段有明显的膨大。
爆诞龙的上枕骨有一个明显的后突。副枕骨突的远端缺失,整体略呈三角形,指向后腹侧向。顶骨与额骨。在顶骨与副枕骨突关节的位置有一个粗隆指向后方。额骨呈契状,背面平坦。两侧额骨的愈合线为一条直线。额骨与眶后骨愈合,且两者都构成了上颞孔的前边缘。眶后骨的前突粗壮,并与额骨的围成一个孔。鳞骨小,且基本呈三角形。副蝶骨的内侧壁骨化且与额骨的腹面愈合。上颌骨短且高,发育有一个背腹向较长的上颌孔。上颌骨上发育有16个齿槽。牙齿角窄,且近中脊和远中脊都具有锯齿。齿骨较短,腹边缘向腹面凸出,整体在背腹向较浅。齿骨内侧面的麦氏软骨沟在前端较浅,而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和变宽。齿骨的后三分之开始在背腹向变深。第一至第七枚牙齿的齿间板较大,而后面牙齿的齿间板变小。
颈椎椎体的前关节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明显的夹角。椎体两侧有气孔。爆诞龙的标本保存了一枚完整的中部颈椎。这枚颈椎的神经棘低矮且宽。神经弓在神经棘前的位置发育有骨板和一些小凹陷。上骺非常发达,指向后外侧方。神经弓的前面发育有两个大的气孔,位于椎孔以上。后关节突发达。
背椎的椎体为双平型,关节面为圆形,且前关节面比后关节面大。椎体的侧面发育有凹陷,内部有气孔。前部尾椎较为粗大,且椎体为双凹型。椎体的侧面略有凹陷。横突的腹面具有一道由前向后延伸的脊。中部和后部的尾椎依然呈双平型,且椎体在前后向有明显的加长。中部尾椎的椎弓横突远端发育有小的前突和后突。
股骨的外侧视图略呈“S”型。股骨头呈圆形,表面光滑。第四转子非常发达,指向后内侧向。股骨远端的关节髁指向后方。胫骨短且明显细于股骨,远端加宽,和愈合的跟骨与距骨关节。胫骨远端的距骨升突较小。
种群分属
最新角鼻龙类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爆诞龙属于阿贝力龙类中的短吻龙类,与蝎猎龙拥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而与玛君龙亚科的成员亲缘关系较远。
体型估计
爆诞龙的定种文章认为它是一种7至8米的肉食性恐龙。然而后续的一项研究依据头骨比例数据认为前期的研究低估了爆诞龙的体型,并认为爆诞龙的体长可以达到11米,大于食肉牛龙,成为最大的阿贝力龙类的有力的种子选手。然而,食肉牛龙的头长与身长的比值小于典型的兽脚类恐龙,因此仅使用头身比例来衡量两者的体型是不合适的。在估算中加入附肢骨数据以后显示食肉牛龙依然大于爆诞龙。
古生态学
爆诞龙与大型鲨齿龙类南方巨兽龙生活于同一地区。过去的一些观点认为阿贝力龙类是在大型鲨齿龙类灭绝以后才开始大型化的,然而,爆诞龙的体型与晚白垩世末期的很多阿贝力龙类没有太大的差异,因此对早期的推论构成了质疑。该地区还发现过很多大型蜥脚类的化石如属于泰坦巨龙类的安第斯龙,属于雷巴奇斯龙类的利迈河龙以及诺普乔椎龙。此外,这里还发现过鸟臀类恐龙。南方巨兽龙是这里的顶级捕食者,而爆诞龙可能是次级消费者或是食腐动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06
目录
概述
命名由来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