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常劝 权 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
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
志趣,令皆感恩戴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人之居处,避湿就燥。问其燥湿者,问其居处何如也。”
清 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吾妇幼失母,专其事母者事父,及后母遗腹弟。调燥湿,御
侵侮,皆与其劳。”
汉 蔡邕《辞郡辟让申屠蟠书》:“﹝ 申屠蟠 ﹞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溼轻重,不为
穷达易节。”
1、“
苦温燥湿“:因中焦为寒湿所阻,胸闷呕吐、恶心、
腹胀、大便清稀 、苔白腻,用厚朴、半夏、白蔻仁、茯苓等。
燥湿:是中医
祛湿法之一。主要运用苦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湿邪。用于脾胃及肠道的湿盛之证。根据疾病寒热性质的不同,燥湿法可分为
苦温燥湿与苦寒燥湿两类。
苦寒燥湿(又称清热燥湿):是用苦寒而燥的药物组方以祛除
湿热病邪的治法。适用于
温热病证。常用黄连、黄芩、龙胆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
龙胆泻肝汤等。燥湿法常与
芳香化湿、健脾化湿等治法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