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鲳
鲳科鲳属鱼类
燕尾鲳(学名:Pampus nozawae)为鲳科鲳属鱼类,俗名灰鲳。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等海域,属于近海洄游性中上层鱼类。其常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神奈川县。
形态特点
燕尾鲳,俗称灰鲳。鲳鱼的一种。体卵圆形、侧扁,吻短而圆钝,眼较小,眼间隔宽而凸。口小,体被细小圆鳞,鳞易脱落。背鳍前部鳍条常延长,最长鳍条末端有时可伸达尾柄上,臀鳍与背鳍相对.前部鳍条有时可伸达尾鳍中部,无腹鳍,尾鳍分叉深,下叶延长。体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黑色。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摄食水母和毛虾、磷虾、糠虾、桡足类等浮游甲壳动物,冬季在东南外海越冬,春季向近海作生殖洄游。大的可达400余毫米,重1.5~2千克。用鲳鱼帘、围缯捕捞。
习 性
喜栖息于岩礁附近及内湾浅滩。为近海中下层洄游性鱼类,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冬季在东南外海越冬,春季向闽东近海作生殖涸游,鱼群较分散,6—7月在闽东四碱列岛,山嵛南北和七星附近浅海产卵,这时较集群,怀卵量25—48.3万粒。产卵后鱼群往北作索饵洄游,鱼群分散。秋季水温下降,鱼群往东南外海作越冬洄游。以水母、毛虾、鳞虾、糠虾,桡足类等浮游甲壳动物为食;幼鲳主食箭虫、小鱼、中华哲水蚤、宽额假嶙虾、节胸幼体等。体长一般为280—330毫米,大者可达400余毫米,重3—4斤。闽东渔场是福建省灰鲳的主要产地之一, 5—6月在山牙附近海区、 6—7月在嵛山附近海区捕捞,汛期较长。捕捞工具以鲳鱼镰为主,围缯也可兼捕。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南海和东海,国外分布,日本, 朝鲜, 菲律宾。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同物异名 Pristipoma mucronata Eydoux et Souleyet, 1841;Hapalogenys analis Richardson, 1846
资源分布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南海和东海,国外分布,日本, 朝鲜, 菲律宾。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 。
经济意义
为上等海产食用鱼类,肉质肥美,颇受群众欢迎,鱼鳞可制装饰品的发光面。福建省闽东渔场鲳鱼年产量500一1500吨,其中燕尾鲳产量较高,、银鲳次之。燕尾鲳资源丰富,具一定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4:0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点
习 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