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素
化学家们对燃烧的解释
燃素是很久很久以前的化学家们对燃烧的解释,他们认为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
这种火的微粒既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能以游离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便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就是“燃素”。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煅烧金属后发现金属变重了,他认为是一种看不见的“燃素”在燃烧时跟金属化合,形成灰烬。由于灰烬多了燃素,所以会变重。
波义尔认为,金属(或其他物质)+燃素=灰烬。
1703年,医学教授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提出了另一种见解,他认为能燃烧的物质都含有燃素,当物质燃烧时燃素就分离出来,燃烧时产生的热,光,火焰都是燃素逸出时的剧烈现象。
斯塔尔的燃素学说解释了一些当时不能解释的现象,所以获得了当时很多科学家的赞同。他们认为,燃素充塞于天地之间,流动于雷电风云之中。在地上,天上,海洋,陆地,动、植、矿物,和人的心中都含有它。大气中含有燃素,因而会在空气中引起闪电,而使大气动荡不已;生物含有燃素就富有生机;无生命物质含有燃素,就会燃烧。燃素不仅具有各种机械性质,而且又像灵魂一样,本身就是一种动因,是“火之动力”。物体失去燃素,变成死的灰烬,灰烬获得燃素,物体又会复活。
物质在加热时,燃素并不能自动分解出来。而须外加空气将其中燃素吸取出来,燃烧才能实现;上好的空气是具有吸收燃素的性质的。
腐蚀剂夺取了金属中的燃素,金属就被腐蚀;煅烧金属,金属失去尊贵的光芒而变成渣滓——当赋予它们以燃素,它们又变得不可一世。
物体中含燃素越多,燃烧起来就越旺;含的燃素少,燃烧起来就弱。上好的空气是具有吸收燃素的性质的,因此物体必须在空气中才能燃烧;各种实体都是由物体所共有的基本物质(元素)和该物体所特有的“灵气”所构成.并可以用火炼的方法使其分离。当实体被加热时,“灵气”便从实体中逸出。
由于金属等物质被氧化后质量增重,有的科学家认为燃素和“灵气”一样与地心是相排斥的具有负重量(即所谓“轻量”),因此金属失去燃素时,重量反而增加了。有人说,金属失去燃素,好比活着的人失去了灵魂,因此就象死体比活着的时候要重那样,“死”的灰渣自然就比活的金属重。
由于当时人们相信有燃素,所以人们一旦有不知道的现象就说是因为“某某素”。比如有人问,铁为什么有重量,他们就说,“铁具有重素。”诸如此类。
但燃素学说有很多漏洞,所以遭到一些质疑,在1756年罗蒙诺索夫用实验证明燃素学错了,但人们到十九世纪后期还多半相信燃素学,到1890年左右罗蒙诺索夫的实验和观点才得到承认。
燃素说使得科学家们陷入了近一个世纪的混乱中,一定程度上的减缓了当时的化学发展,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7 20:1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