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与污染控制》是2004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岑可法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等学校能源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编写的。考虑到污染控制已是燃烧理论发展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在传统燃烧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以供各个学校在教学中选择。本书主要分为2篇,在第1篇中主要燃烧讨论燃烧学的基础理论、着火、火焰传播、湍流燃烧、液体燃料、固体燃料的燃烧等内容,第2篇中主要介绍了燃烧过程产生的主要污染物SO2,NO和碳黑的形成控制理论。
本书可作为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领域本科生燃烧学的基本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燃烧学和环境污染方面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习与参考。各专业可根据一专业的需要选择其中的有关章节。
作者简介
岑可法,男,1935年1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1]教授,
工程热物理学家,能源环境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于华中工学院动力系毕业后到浙江大学任教,1958年公派到前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大学留学,1962年获副博士学位后回国。
提出的洗煤泥
流化床燃烧发电技术、预热层燃烧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值试验(CAT)和气固
多相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在水煤浆燃烧技术、
流化床技术、煤的清洁、高效燃烧及强化传热、煤炭多联产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2]。
目录信息
前言
1.1 燃烧科学的发展、应用和研究方法
1.1.1 燃烧科学的发展简史
1.1.2 燃烧科学的应用
1.1.3 燃烧造成的污染
1.1.4 燃烧科学的研究方法
1.2 化学平衡
1.2.1 基本概念
1.2.2 标准平衡常数
1.3 热化学
1.3.2 标准摩尔反应焓
1.3.3 根据键能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1.3.4 任意温度下摩尔反应焓的计算——基尔霍夫(G.kIRCHHOFF)定律
1.3.6 热化学定律
1.4.1 基本定义
1.4.3 反应级数
1.4.4 一级反应
1.4.5 二级反应
1.4.6 复合反应
1.5 各种参数对化学反应速率
的影响
1.5.1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定律
1.5.2 压力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5.3 在定温定压下,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6 反应速率理论
1.7 链反应
1.7.1 基本理论
1.7.2 不分支的链反应——氯和氢的结合
1.7.3 分支链反应——氢和氧的化合
1.7.4 链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链着火
1.7.5 链着火的界限
1.8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燃料的着火理论
2.1 燃烧过程的热力爆燃理论
2.1.1 谢苗诺夫的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热力着火理论
2.1.2 爆燃感应期
2.2 链爆燃理论
2.2.1 链分支反应的发展条件(链爆燃条件)
2.2.2 不同温度时分支链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2.2.3 感应期的确定
2.2.4 着火半岛现象
2.3 热力着火的自燃范围和感应周期
2.3.1 热力着火的自燃范围
2.3.2 各种参数对着火温度的影响
2.4 强迫着火的基本概念
2.4.1 实现强迫着火的条件
2.4.2 强迫着火的热理论
2.4.3 各种点燃方法的分析
2.5 煤的着火理论
2.5.1 煤的着火及其判据
2.5.2 煤的着火模式
2.5.3 谢苗诺夫热力着火理论用于碳粒着火的分析
2.5.4 影响煤粒着火的因素分析
2.5.5 煤粉空气混合物的着火
2.6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火焰传播与稳定理论
3.1 火焰传播的基本方式——火焰正常传播与爆燃
3.2 可燃气体的火焰正常传播,
3.3 火焰正常传播的理论
3.3.1 用于简化近似分析的热理论
3.3.2 泽利多维奇(Zel’dovich)等的分区近似解法
3.3.3 火焰传播的精确解法
3.3.4 坦福特等的扩散理论
3.4 火焰正常传播速度
3.4.1 影响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的主要因素
3.4.2 火焰传播界限
3.4.3 火焰正常传播速度的测量
3.5 可燃气体层流动力燃烧和扩散燃烧
3.5.1 概述
3.5.2 化学均匀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动力燃烧
3.5.3 可燃气体的扩散燃 烧
3.6 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6.1 火焰稳定的几个特征
3.6.2 火焰的回火和吹熄的临界条件
3.6.3 钝体后回流区火焰稳定原理
3.6.4 火焰稳定的基本方法
3.7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湍流燃烧理论及模型
4.1 湍流燃烧及其特点
4.2 湍流气流中火焰传播的表面燃烧模型
4.3 湍流气流中火焰传播的容积燃烧模型
4.3.1 湍流扩散
4.3.2 湍流容积燃烧模型的计算
4.3.3 决定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实验结果
4.3.4 火焰自湍化理论初步
4.4 湍流燃烧的时均反应速率和混合分数
4.4.1 时均反应速率
4.4.2 简单化学反应系统
4.4.3 守恒量和混合分数
4.4.4 守恒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4.5 湍流扩散火焰的k-ε-g模型
4.6 湍流预混火焰模型
4.6.1 涡旋破碎模型
4.6.2 拉—切—滑模型
4.8 斯波尔丁的ESCIMO湍流燃烧理论
4.8.1 概述
4.8.2 “经历”理论
4.8.3 “统计”理论
4.9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液体燃料的燃烧
5.1 液体燃料的特性
5.1.1 石油的组成元素及化合物
5.1.2 燃油种类及石油炼制的方法
5.1.3 燃料油品物理和化学性能
5.1.4 浆体燃料的主要技术特性
5.2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概述
5.2.1 液体燃料燃烧的基本过程
5.2.2 液体燃料的燃烧特点
5.3 液体燃料的雾化理论及技术
5.3.1 雾化过程及机理
5.3.2 雾化方式和喷嘴
5.3.3 液体燃料雾化的性能
5.4 液滴的蒸发
5.4.1 液滴蒸发时的斯蒂芬流
5.4.2 相对静止环境中液滴的蒸发
5.4.3 强迫气流中液滴蒸发的折算膜理论
5.4.4 液滴群的蒸发
5.4.5 液滴非稳态蒸发的数值计算
5.5 燃料液滴的扩散燃烧
5.5.1 相对静止环境中液滴的扩散燃烧
5.5.2 强迫对流环境中液滴的扩散燃烧(折算薄膜理论)
5.5.3 液滴扩散燃烧的有关实验和理论研究
5.5.4 液滴群的燃烧
5.6 喷雾燃烧的理论模型
5.6.1 雾滴燃烧模型
5.6.2 局部均相流(LHF)模型
5.6.3 分离两相流(SF)模型
5.7 工业喷雾燃烧的技术基础
5.7.1 液体燃料喷雾燃烧的组织
5.7.2 喷雾燃烧的合理配风
5.7.3 重质油的燃烧技术
5.7.4 乳化燃料的燃烧技术
5.8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煤的热解及挥发分的燃烧
6.1 煤的组成与特性
6.1.1 煤岩学
6.1.2 煤化学
6.1.3 煤结构与热解反应的关系
6.1.4 物理因素
6.2.煤的热解
6.2.1 概述
6.2.2 温度对热解的影响
6.2.3 加热速率的影响
6.2.4 压力的影响
6.2.5 颗粒粒度的影响
6.2.6 煤种的影响
6.2.7 气氛的影响
6.3 热解产物的组成
6.3.1 概述
6.3.2 温度的影响
6.3.3 加热速度的影响
6.3.4 压力的影响
6.3.5 颗粒粒度的影响
6.3.6 煤种的影响
6.3.7 气氛的影响
6.4 煤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
6.4.1 单方程模型
6.4.2 双方程模型
6.4.3 多方程热解模型
6.4.4 热解产物的组分模型
6.4.5 机理性模型
6.4.6 考虑二次反应的竞争反应模型
6.4.7 热解通用模型
6.4.8 考虑非动力学控制因素的热解模型
6.5 热解产物的燃烧
6.5.1 概述
6.5.2 局部平衡法
6.5.3 总体反应方法
6.5.4 完全反应方法
6.6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煤的燃烧理论(碳及焦炭的燃烧)
7.1 煤燃烧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
7.1.1 焦炭反应的控制区及煤燃烧的速率
7.1.2 碳的形态与结构
7.1.3 焦炭燃烧过程中的吸附
7.1.4 焦炭燃烧过程中的扩散
7.2 碳的动力扩散燃烧特点及燃烧化学反应
7.2.1 碳的动力扩散燃烧特点
7.2.2 碳的燃烧化学反应
7.3 碳球的燃烧速度299
7.3.1 温度较低或颗粒很小(可略去)时空间气相反应的情况
7.3.2 碳球在高温下的扩散燃烧情况
7.4 考虑二次反应的碳球燃烧
7.4.1 考虑二次反应作用的碳球燃烧模型
7.4.2 有凹空间反应时碳球燃烧速率的计算
7.5 多孔性碳球的燃烧
7.5.1 内部反应对碳粒燃烧的影响
7.5.2 总的表观反应速度常数
7.6 各种因素对焦炭燃烧的影响
7.6.1 煤中挥发分析出对燃烧的影响
7.6.2 灰分对燃烧的影响
7.7 煤燃烧过程数学模型方法简介
7.7.1 燃烧过程模化的一般研究
7.7.2 煤燃烧的基本过程
7.7.3 流动基本方程及湍流模型
7.7.4 两相流及颗粒湍流扩散
7.7.5 炉内辐射
7.7.6 煤粉火焰模型求解及示例
7.8 思考题与习题
8.1 硫的存在形态及燃烧转化过程
8.1.1 燃料中硫的存在形态
8.1.2 燃料中硫的测定方法
8.1.3 硫燃烧转化的总体特性
8.2 燃料硫的高温热分解及SO2的生成动力学
8.2.1 有机硫的高温热分解及氧化反应
8.2.2 黄铁矿的高温热分解
8.2. 3 黄铁矿的氧化反应
8.2.4 燃料中单质硫的化学转化
8.3 燃烧过程中SO3及H2S的生成
8.3.1 SO3的生成机理
8.3.2 SO3生成的反应动力学
8.3.3 H2S的生成途径及反应动力学
8.4 石灰石燃烧固硫的机理
8.4.1 燃烧固硫的基本过程
8.4. 2 石灰石煅烧反应动力学
8.4.3 煅烧石灰石的固硫反应动力学
8.4.4 石灰石煅烧和固硫过程孔隙结构的变化
8。5 石灰石燃烧固硫的数学模型
8.5.1 多孔介质内部的气体扩散
8.5.2 单颗粒石灰石脱硫模型
8.5.3 燃烧固硫总体模型
8.6 燃烧脱硫技术及工业应用
8.6. 1 燃烧脱硫技术
8.6. 2 运行参数对燃烧脱硫的影响
8.6. 3 燃烧脱硫对NOx排放的影响
8.6.4 高效人工固硫剂
8.7 思考题与习题
9.1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及危害
9.1.1 氮氧化物的危害
9. 1.2 各种燃烧方式的NOx排放量
9.1.3 NOx均相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9.1.4 NOx生成的机理
9.2 热力NOx的生成
9.2.1 热力NOx的生成机理
9.2. 2 影响热力NOx生成的因素
9.3 快速NOx的生成
9. 3.1 快速NOx生成机理
9.3.2 影响快速NOx生成的几个因素
9.4 燃料NOx的生成
9.4.1 燃料NOx的生成途径
9.4.2 温度对燃料NOx生成的影响
9.4.3 氧浓度对燃料NOx生成的影响
9.4.4 燃料性质对燃料NOx生成的影响
9.4.6 水分的影响
9.5 气体燃料燃烧时NOx的生成
9.6 液体燃料燃烧时NOx的生成
9.6.1 喷雾燃烧时NOx的生成
9.6.2 预蒸发、预混合火焰的NOx生成
9.7 煤燃烧时NOx生成机理
9.7.1 挥发分NOx
9.7.2 焦炭NOx
9.7.3 煤粉炉内燃烧时NOx的生成
9.8 降低NOx排放的措施
9. 8.1 空气分级降低NOx排放
9. 8.2 燃料分级降低NOx排放
9.8.3 低氧燃烧降低NOx排放
9.8.4 烟气再循环降低NOx排放
9.8.5 浓淡偏差燃烧
9.8.6 烟气脱硝
9.9 燃烧过程中N2O的生成及控制
9.9.1 N2O的危害
9.9.2 N2O的生成及分解机理
9.9.3 燃烧过程中降低N2O的方法
9.10 思考题与习题
第10章 燃烧过程中碳黑形成机理
10.1 燃烧过程中碳黑形成的类型及性质
10.1.1 气相析出型碳黑
10.1.2 剩余型碳黑
10.1.3 雪片
10.1.4 积炭
10.1.5 碳黑的特性
10.1. 6 碳黑的危害
10.2 气体燃料燃烧时碳黑的生成
10.2. 1 预混合火焰中碳黑的生成机理
10.2.2 预混火焰中碳黑生成的影响因素
10.2.3 扩散型火焰中碳黑的生成机理
10.2.4 降低碳黑排放的措施
10.3 油燃烧时碳黑的生成
10.3.1 油燃烧时碳黑的生成机理
10.3.2 液体燃料燃烧时碳黑生成的影响因素
10.3.3 液体燃料燃烧时碳黑排放量的控制
10.4 煤燃烧时碳黑的生成
10.5 碳黑生成的数学模型
10.5.1 碳黑生成的机理性模型
10.5.2 碳黑生成的综合模型
10.6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附录A 17种反应及其标准平衡常数
附录C 25度时的
标准摩尔燃烧焓(产物N2、H2O(1)和C02)
附录D 部分形成NOx和N2O的均相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