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钢如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熊钢如,1941年2月生于江西省丰城市太阳庙村,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1995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被评为陶瓷科研研究员,2003年被中国陶瓷协会聘为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2004年被聘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被聘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2013年被中国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艺术年表
1995年10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由中国轻工总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1997年7月由江西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评审为“陶瓷科研研究员”任职资格;
2001年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首届陶瓷艺委会主任委员;
2003年4月被聘为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
2004年5月被景德镇陶瓷大学聘为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8月被聘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2013年12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教育终身成就奖”。
作品风格
熊钢如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40多年,功底深厚,技法娴熟。他的作品注重立意,讲求内涵,以简驭繁,大气不拘。选题以人物为主,兼择动物、花鸟。他还特别注重瓷画材质与中国画水墨晕染效果的天人合一的处理。他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雕塑体验渗透到瓷画创作中去,逐渐形成了他的瓷画墨色凝重、用笔朴拙、气势广博的艺术风格。
艺术平生
熊钢如创作的陶瓷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博物馆珍藏。如,1964年他创作的瓷雕《初耕》发表在《陶瓷美术》杂志上,并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他还根据自己曾当过翻砂工的体验,创作了色釉瓷雕《铸》。这件作品在全国美展中展出,受到好评,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熊钢如创作的瓷艺作品《祖国万岁——牡丹颂》在为庆祝建国5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共和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五十年研讨会”中,被评为一等奖,而且是陶瓷艺术类唯一的一等奖。
1983年,熊钢如主持创作的大型人物瓷雕《水浒一百零八将》,引起海内外轰动,创下组雕作品件数最多的世界纪录,也为在困境中的雕塑瓷厂创造产值300万元。1996年6月熊钢如参了迎香港回归“紫归牡怀”艺术纪念瓷瓶的创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1 14:08
目录
概述
艺术年表
作品风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