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秋红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秋红,女,湖北天门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师从陈光中教授),挪威人权研究所、德国马普外国刑法及国际刑法研究所、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荣获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诉讼法室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学术贡献
熊秋红教授对于刑事辩护制度做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程序主体性理论和对立统一规律是辩护制度的三大理论基石,刑事辩护制度的诉讼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对实现程序正义的保障作用,在“两种刑事诉讼”的制度架构下“一元辩护观”应当向“二元辩护观”转变等具有创新性的观点,促进了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理论和实践发展。在此基础上,由点及面,对国际视野下的公正审判权做了系统研究,超越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均衡论,为探讨刑事司法国际标准与中国法律之间的衔接夯实了理论基础。
熊秋红教授的研究始终围绕刑事诉讼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致力于推动我国刑事程序法治进步,在秘密侦查法治化、量刑规范化、废除劳动教养制度、腐败犯罪治理、审判中心改革、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加强刑事执行等领域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尤其是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放在古今中外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纵横坐标体系中予以审视,深入研究了刑事诉讼范式转型问题,认为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在刑事诉讼“第三范式”发育尚不充分的情况下迈向刑事诉讼“第四范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界定新范式下公正审判的最低标准,从而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熊秋红教授深度参与了国家司法体制改革以及某些重大立法工作,多次参与中美、中欧人权对话,多次参与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学术交流,其专业水平给域外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获奖情况
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法学会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第一、二等奖、教育部法学类著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司法部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成果奖、全国检察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出版图书
获奖记录
2010年,被中国法学会授予“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12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称号;
2023年6月,获得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参考资料
熊秋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00:0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学术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