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祭是日本阿伊努族人的一种祭祀活动。阿伊努族的熊祭,日语(熊祭りkumamatsuri)阿伊努语(イオマンテ)是阿伊努宗教里,最为重要的祭礼。有学者认为,是继擦文文化中对熊崇拜的延伸。
日本北海道的原住民族阿伊努人把捕获的熊仔作为“神”精心饲养,在熊小时候一直放在家中,以家庭成员的身份相待,半岁时移出,在住居旁边特制的木制笼子里饲养,里面留有供小熊娱乐的木制玩具,待小熊抚养到1-2年的那年2-3月份,举行庄重的熊祭仪式。
仪式中,牵出祭祀的熊,栓于场中立着的柱子上,然后由长老用特制的“花箭”射熊,然后进入对熊的解体阶段,把熊拴在地上,四肢伸出,然后从右臂、左臂、下肢、身体、头的顺序进行剥皮,剥皮之后掏出内脏以及肢解熊肉,最后切下已成骨头的头部,留作稍后祭祀使用。随后请客人和聚落的人进入家中饮宴,并进行传统的歌舞表演,数日后,用木制的祭祀棒(イナウ inau 上面雕刻花纹,一般以家纹为主,各地区的家纹不相同)供品则是米制作的丸子跟饼,酒,太刀(供品皆称为“土产”,太刀为阿伊努人传统刀具)由聚落长老念祈祷语,感谢神以熊的姿态下凡,带给人们食料和皮毛,祈祷神在他日的再访。最后用稻草塞住熊的头骨,将头骨插在房屋东面的祭坛上。
阿伊努人有用雅语传述的民间故事和叙事诗,现仅在老年中流传。一般中、青年人皆通日本语文。信仰万物有灵和多神,崇拜祖先。以前,每年皆举行隆重的“熊祭”和“鲑祭”。妇女多于口部周围、 前腕和手背文身。 为狩猎采集民族,是日本列岛的先住民,明治以后大多转事农耕。古时曾以鸟羽、 兽皮、 鱼皮、树皮制衣;以鸟兽鱼肉为主食。擅长制作和驾驶独木舟。有独特的木架茅屋。现衣食住行,已与日本人无别。
在阿伊努语中,“阿伊努”是“人”的意思。在今天,很多阿伊努人不喜欢“阿伊努”这个称谓,而希望人们称他们为“ウタリ”(日语罗马拼音:Utari,音“乌塔利”,阿伊努语中“伙伴”的意思)。在官方的正式文献中,则“阿伊努”和“乌塔利”这两种称呼都可以被找到。
亚洲东部日本国的少数民族。古文献亦称“虾夷”。主要分布在北海道。“阿伊努”一词,在该族语言中是“人”的意思。
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早期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18世纪以前在堪察加,20世纪以前在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本州北部也有分布,后被迫退缩至现住地。 在十七至十八世纪,阿伊努族大部被消灭,人口逐渐减少,现仅存2.4万人(1980)。属
蒙古人种和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身材比日本人稍矮,肤色淡褐,头发黑色呈波状,体毛发达。多年来与日本人通婚,纯血统后裔逐年减少。使用阿伊努语,系属不详。分口语、雅语。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