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自评量表
用于评定病人主观感受的变化
焦虑自评量表,由W.K.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结构的形式到具体评定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用于评定病人焦虑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SAS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它与SDS一样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因此SAS可作为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
工作程序
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焦虑自评量表(SAS)由W.K.Zung于1971年编制。本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5个正向评分,5个(带*号)反向评分。
2、适用范围
本量表可以评定焦虑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不能用于诊断。
3、量表内容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6、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7、我因为头疼、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头疼)
8、我感到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心悸)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晕)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和消化不良)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7、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我脸红发热(画部潮红)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我做恶梦(恶梦)
4、施测步骤
(1)在自评者评定以前,一定要让受测者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其评分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是小部分时间有;“3”是相当多时间有;“4”是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
(2)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自评者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3)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A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逐条念给他听,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
(4)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AS有5项反向项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
(5)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
测验的记分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带有*号者),则评为4、3、2、1分。与SDS一样,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X),经过公式换算,即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标准分(Y)。
结果的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注意事项
第一,由于焦虑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故SAS在各类神经症鉴别中作用不大。
第二,关于焦虑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辨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焦虑相关
焦虑症症状
当面临危险或威胁时,焦虑是人们表现的最普通的情绪反应,常表现为紧张、烦恼、恐惧不安,以及出汗,潮红,口干等。它可能由接受陌生任务、即将参加考试或重要约会、手术、失业、人际交往失败、严重的躯体疾病、重大变故和亲人的死亡等原因引发。在焦虑状态时,人往往易怒、紧张不安,有恐惧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难以入睡、失眠,常伴随的身体症状包括:头晕、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疼痛、出汗、消化不良、肠胃功能紊乱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唐宏宇表示,多数病态的焦虑常常没有明显诱发因素,患者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其躯体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更严重,常被误诊为躯体疾病,如急性的焦虑发作,即惊恐发作,最容易被误诊为心脏病发作。唐宏宇强调,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过度焦虑才会成为一种疾病。公众不必因暂时或短时有抑郁/焦虑症状而恐惧,有症状的不一定就是患者,还要看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不可控制,就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焦虑自评量表的因子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600名卫校学生和600名医科大学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并对每个生进行了SAS测试,SAS资料完整者1097人,16~25岁,平均19.2岁,男女之比为1:1.250
1.2焦虑自评量表(SAS)
此表由20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根据最近一周的感觉分1-4级评定,累积各条目得分为SAS总分,总分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重。
1.3测试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按统一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对SAS中5个反向陈述条目进行特别说明,以消除不理解造成的误差。
1.4统计分析
将资料输入浪潮0530H计算机,进行各条目间简单相关分析,主成份因子分析( Principle Factor alysls )。因子分析时,对初始因子做了因子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全部分析用SAS统计软件完成。
2、结果
2,1 SAS单项分析
1097名学生SAS平均得分为27,39±4.98。由表1可见,各项平均得分从1.04±0.27到2.68±0.83不等。平均得分72的项目有不幸预感,静坐不能和多汗,而且皆为反向陈述条目。各条目与SAS总分间的相关系数除尿意频数外,其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焦虑害怕、惊恐、躯体疼痛、乏力、静坐不能、呼吸困难、多汗、面部潮红及睡眠障碍与SAS总分间的相关系数>0.5。各条目间相关系数平均数为0.1476,说明SAS各条目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2.2因子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各条目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焦虑、害怕、惊恐、乏力等条目间的相关系数>0.5,有较高的相关性,这就有可能用某一公共因子代替或解释部分条目所代表的精神病理维度及大部分统计信息,故对20个条目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对20个条目利用主成份法提取公因子,建立初始因子负荷矩阵。提取的20个主成份中特征根>1的有4个,4个主成份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46.38%,可解释原20个条目中包含的近一半的信息,故提取前4个主成份作为初始公因子。所得初始因子负荷矩阵见表2。由表2可见,因子Ⅰ中负荷>0.5的条目有9个,因子Ⅱ中有2个,因子Ⅲ与Ⅳ中仅1个,且发疯感,手足刺痛、呼吸困难、多汗等条目在2个或3个因子上的负荷基本一致,这很难解释各公因子的含义,故对初始因子负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使因子负荷矩阵中各元素的平方值向着0和1两极分化,从而使每一个公共因子只和最少数的条目有相关关系。4因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负荷矩阵见表3。由表3可见,因子Ⅰ-Ⅲ中均有4个负荷量>0.5的条目,因子Ⅳ中仅有2个,支配各因子的条目及所反映的精神病理维度为:公因子Ⅰ含焦虑、害怕、惊恐和发疯感4个条目,可将公因子Ⅰ概括为焦虑心情;公因子Ⅰ含头昏、晕厥感、手足刺痛、面部潮红4个条目;公因子Ⅱ含静坐不能、呼吸困难、多汗和睡眠障碍4个条目,这2个因子可概括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紧张的客观表现,但公因子Ⅱ中的4个条目皆为反向陈述题目。公因子Ⅳ中的两个条目即不幸预感和尿意频数可解释为焦虑心情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混合因子。
3、讨论
我们根据1097名学生SAS的测试资料,对20个条目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揭示20个条目可概括为4个因子。4个因子主要反映了焦虑心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运动性紧张3方面,这一结论既符合逻辑和ICD-10对焦虑的定义,又验证了SAS的构想效度
SAS20个条目中有5项为反向陈述题,这5项平均得分高于其他各项,其中不幸预感、静坐不能和多汗平均得分>2.0。因子Ⅱ、Ⅲ虽都反映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运动性紧张,但因子Ⅱ中的4个条目系由正向陈述题构成,而因子Ⅲ相反。这和国外对含有反向陈述题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因子分析结果相似。因此影响自评量表构想效度的因素除各题目的内容外,还与题目的陈述方式有关。
因子分析最早由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研究智力理论时提出来的,后发展成为一种复杂的统计技术,是心理测量工具或虽表条目的同质性及构想效度评估的最有力的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特征是可从多个变量中,抽取几个公共因子,并推知各个公共因子的性质,但因子分析往往受抽取因子和转轴方法的影响,此外对因子的解释也是一个主观过程。因此因子分析时还应结合专业知识来取舍因子及其所包含的条目或变量。我们抽取4个因子是按照特征根>1的标准,并参考4个因子所反映的信息量来确定的,经极大方差正交旋转后各因子只与较少的条目有较高的相关性,从而使各因子的解释更清晰,更合乎逻辑。
该研究测试对象为学生,虽然抽取的4个因子符合ICD-10对焦虑的定义,但能否推论到临床病人中有待进一步探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7 08:10
目录
概述
工作程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