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岱史话》是2013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柳育龙。
内容简介
《焦岱史话》是作家柳育龙第七部作品,该书由陕西学者卞寿堂题字,著名作家作序,著名学者魏佳星、棠梨明代文献整理工作室主任王红春博士、景安斋工作室主任孔伟伟学士、山西李中强、韩小强等多位历史文化专家鼎力推荐。作者对荣、柳(焦、戴、张、郑)姓氏颇有研究,并对西安市蓝田县焦岱镇历史文化古迹具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书中对唐代贠半千的贠庄的揭秘,分析了“上有天堂,下有贠庄”的渊源及对古遗址的揭秘,《柳公权墓地在蓝田》、《柳家庄规模与范围》等章节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书还未正式出版便引起陕西文史界甚至于全国的轰动。
西安市蓝田县焦岱镇有近五千年历史,昔有黄帝铸鼎于
荆山,功成升天堕弓于此,后人名为“鼎胡”。汉武帝刘彻在秦
上林苑旧址上东南扩至鼎湖,名之为
鼎湖宫,《资治通鉴》等有“天子病鼎湖甚”的记载。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逃难途径于此,如今桃花姑娘阴丽华仍被传为佳话。汉宣帝刘询曾因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一族谋反,灭其九族,废孝宣霍皇后霍成君于昭台宫,后自杀,葬昆吾亭。唐代有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柳庄之说。北宋刘焘《树萱录》记载全国第一武状元贠半千:“有庄在焦戴川北,枕白鹿原。莲塘、竹径、酴醾架、海棠洞、会景堂、花坞、药栏、碾磨、麻、稻垄塍鳞次。里谚曰:上有天堂,下有员庄。”清代钱塘人
瞿塘在《通俗编》中云:“员半千有庄在焦戴川,极风景之胜,里谚曰:‘上有天堂,下有员庄,苏、杭之谚乃傲于此。” 足可见焦岱镇文化气息之浓。
作者简介
柳育龙,笔(网)名寒星灼日,1988年出生于西安蓝田县。
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蓝田县作家协会会员,8090风论坛,
8090风文学网创始人、8090风论坛副站长,8090风文学网主编,8090风文学网名誉主编。《8090风》(民刊)杂志执行主编,诗词曲赋、散文随笔、小说剧本等皆有写作,现著文学作品七部以上,曾获第二届暨2012年度《大别山诗刊》年度十佳诗人优秀奖,全国征文奖近二十余次,主编文丛《大家文苑》十八辑(10册),新华书店有售。
寒星一词来源于陆龟蒙《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霁后,静焚香炷礼寒星。”寒星灼日的本意是指寒冷的星星灼烧着温热的太阳作者引申为自不量力,而后被许多人曲解笔名的真实含义。有自题藏头诗为证:“寒士增光辉,星彩动昭回。灼灼酣春梦,日日白云飞。”寒星灼日早期诗作多近花间词故自号花间客,因其人懒散好读书喜平静故自号清斋闲客,混世散人。有自题藏头诗为证:“清风明月天,斋心种树方自然。闲倚门庭真富贵,客居燕山望长安。—《题清斋闲客》”。“混迹三界游人间,世俗休羡心浩然。散做文章称心安,人乐梦枕太平年。—《题混世散人》”。后因常年奔波东西南北等八面方向故自号八荒居士。有自题藏头诗一首“八方清风八方啸,四面山埃老鸦躁。荒村千里茅舍少,野树做客且冬草。居士只道山深好,燕山独坐高山卧。士贤青莲太白笑,长安醉死乐逍遥。—《题八荒居士》”。后又因喜好奇门有柳大仙人戏称,客居燕山之后诗风较前近古时五柳先生陶渊明本又本姓柳故又有柳(六)柳先生、燕山居士之称。有自题藏头诗为证:“柳絮如云空一生,大道长在日月明。仙风道骨似沈梦,人意岂能违天蓬。—《题柳大仙人》?”因屈原有《九歌》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遂有诗集名《木叶诗辑》。
图书目录
序1
序2(自序)
凡例
第一编、历史渊源
“焦岱”二字的渊源
焦岱镇到底有多少年历史
焦岱镇是蓝田第几古镇
焦岱镇历代统辖区
焦岱镇村落的命名
焦岱镇人口溯源与变动
第二编、姓氏文化
第一节、 柳姓
柳姓来源
柳下惠其人
柳下惠的妻子
再说柳下惠坐怀不乱
柳家湾村柳姓来源
柳家湾村村名年代
柳氏于唐代迁出河东郡的理由
柳氏家规
究竟何人之后
第二节、荣姓
荣姓探源及影响
成化十七年进士荣华
荣氏的家庭教育
东光村历史渊源
《荣氏宗谱》及编撰的意义
第三编:商贸宗教
第一节、商业贸易
焦岱镇集市
行话
漂染业与纺织业
老虎沟淘金
其他物事
第二节、宗教民俗
焦岱镇宗教
焦岱镇乡约
焦岱镇戏曲
第四编、往事人物
第一节、往事
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事事件
民国十八年年馑
民国十九年蝗灾
民国二十一年虎疫拉
民国二十五年前后蓝田县死亡人数评估
民国三十二年饥馑
禁烟运动
焦岱镇粮仓
第二节、人物
任哲中先生与我的戏迷爷爷
端午节说父亲
米的记忆
沉默的老人
卖糖葫芦的女孩
第二节、传纪
人物传纪
名人录
英烈录
第五编、历史揭秘
第一节、 鼎湖宫与上林苑
鼎湖与鼎胡
黄帝荆山铸鼎与焦岱镇
黄帝荆山铸鼎的时间
鼎湖延寿宫
关于鼎湖宫修建时间的问题
鼎湖宫规模
鼎湖宫长水校尉
上林苑规模
上林苑离宫别馆
上林苑八水十池
上林苑动植物古名录
第二节、贵人垞与桃花岭
桃花姑娘的传说
桃花岭刘秀与阴丽华
西汉孝宣霍皇后之墓
孝宣霍皇后自杀之谜
贵人垞墓葬群的可能性
贵人垞其他传说
第三节、揭秘唐贠庄
焦岱镇唐贠庄
贠庄究竟在哪儿
上有天堂,下有贠庄”
贠半千其人
贠半千生卒年月之辩
第四节、其他遗址
第五节、解惑释疑
柳公权墓地在蓝田
柳家庄规模及范围
晚唐诗人郑谷蓝田别业究竟在哪儿
大觉寺始建于何时
唐樊家坡庄园的传说
神秘的王岭
第六编、附录
置县沿革
焦岱镇历史沿革
古今地名对照表
历代蓝田县志及版本
史料补遗
附表统计一览表
后记
社会影响
录蓝田之史迹,传焦岱之文脉。——棠梨明代文献整理工作室主任王红春博士。
秉承河东遗风,弘扬柳氏门楣。——魏佳星(学者)。
滴水百川汇集,华夏文明之海。——卞寿堂(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院长;王维诗画院名誉院长;《蓝田县志》主编;高级政工师;作家)。
执笔抒胸臆,著书寄豪情。——柳叶新(书画家)。
人文焦戴。——李中强。
其他评价
柳育龙作品题材牵扯较多,因此许多人都有评价,现摘录如下:
寒星灼日四书五经,诗词曲赋皆通,甚至对佛学、红学、经学、奇术颇有心得,其人好清静无为而网络世界又过于繁杂故作品数量公众之少让人惋惜。——萧何(知名主编、网络红人)。
这是一位有作为有思想的青年,他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才华让人不能远望。——70后著名女诗人青蓝格格。
寒星。你文笔很棒,加以时日,一定会找到文字中自己的。——青蓝格格(诗人)
很喜欢寒星灼日这个名字,寓义也好。祝福你小兄弟。生活比文字重要,文字只是精神的补充。希望有机会读到你的小说。我很羡慕会写小说的人。——青蓝格格(诗人)
他的诗直面现实,饱含忧患,读得人无可奈何。唯一的缺点是不够简约,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让人头皮有点发麻;但当你静下来去读,又觉得那些字不多。—— 秦风(诗人)。
写诗是为了表达情感,只关心金钱、荣誉的人当然不懂也不会欣赏!——黑白自问(画家)。
一个真正的诗人只要坚持始终书写自己的灵魂,就是好的诗人。——拈花微笑(诗人)。
有百科全书寒星一部胜图书馆一个。——呆瓜梨子(网络作家)。
你的书我每天都在逐字逐句地看,感觉就像是在写我的故事,我每次看都非常有感触!——独孤九笔(网络著名作家)。
寒星的文字很酌人,带着略微的平凡,但是却很真切。——zihu518(网友)
一直都没有那样静静的闲暇来看寒星的文字,只是乍一看题目就是让人感觉到心痛,所以弦只是选择绕道而行,悲伤的寒星不要在悲伤的文字里迷失了,伤,只是一种感觉。悲,却是一种态度,弦总是那样想着,将悲伤写下来了,快乐就都留在心里了,所以,要快乐哦。——彼上弦(网络作家)
寒星,来欣赏你的大作了,挺喜欢的,平凡中透着伤感,真切动人!——紫竹君(网络作家、诗人)
喜欢这种淡淡的却又让你流量往返的味道。——七七(网络作家、编辑)。
有人总会问“爱情是什么”、“你为什么爱他”···或许我们的经历还太少,不足以给出很好的答案。爱,或许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我们都无法用好的言语说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总是会让懒散的人变得利索;会让懦弱的人变得坚强;会让善变的人变得执着。仅仅是为了这种感觉,偶尔我们会痴痴的笑,偶尔会泪流满面,也偶尔会心痛欲绝。可是我们总是幸福的,不管结局怎样,至少曾经拥有过那个人的笑脸和关怀。枯燥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偿尽生活的滋味。希望你的书越来越好哦!——宋蓝兮(网络作家)。
认真写书,认真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能透过文字给编辑和读者看见,我在后台看书,那些明显没有任何认真感的书,我都是毫不犹豫的放弃掉的。连写的人自己都毫不认真,那么读者更加不会去重视,不被读者重视就没有未来。作为女生的角度,你的书感觉太真实性了,缺乏偶像剧的唯美——假装在线(某文学网站编辑组长、主编)。
这是一本好书啊!看了第一章我就想看第二章,有些黑色幽默,难得的好书!而我身为玄幻组组长,言情青春类书籍不大了解,但是我想好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吸引人!而这本书做到了,而且非常好!我可以肯定的说一句,你会成功的!——萧蒙(曾任多家文学网站主编,总编)。
文写的很有真实性,思路清晰。——莫瑾(网络作家)。
小先生才华横溢哟!——于天命(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诗人、平顶山市文学创作特等奖。)
博主很有想法和才华,读你诗集一诗,借意作七绝一首,我以为诗理是相通的,唯规则和表现手法不同尔。草叶有缘一集成,轻灵语句写苍生。惠君特曼无由见,藏在诗中叩梦声。《也咏诗集》——如意(诗人)。
陕西果真是人才辈出之地。——逝世的悲伤(作家)。
很棒的短诗,喜欢。——若荷影子(作家)。
有文字存在,就会有诗人,诗是无法“直白”的自语,找一个相同“心”的人读懂。——胡永忠(诗人)。
写的深入、客观。——雨竹之心(诗人)。
创作背景
后记(节选)
—— 走近焦岱镇
我从小便生活在焦岱镇,对一些事情在耳闻目睹艳羡的同时也有所怀疑。等我稍长一些我便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一度让家人很是高兴,但后来他们发现我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书本上的知识无论怎么学我都学不会,“古籍”我倒是“无师自通”。随着我的年长,我发现身边的人所说的也并不完全正确,但大多数时间我还是耐心的听他们说完。即便是我和他们争论几句,他们也认为我小孩子家家的不懂这些历史,甚至还会说:“你小孩子懂什么?”之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重复着一些本不是事实的事实,于是我便有打算去独自完成《焦岱镇志》,告诉他们历史的真相。
这一书是“偶然所成”,它的素材来源于我编撰的《焦岱镇志》,但在编撰《焦岱镇志》之时,受到了“层层阻挠”,以至于迟迟不能完稿,本打算再等几年继续收集直至完成,但又怕“岁月催人老”或是“琐事缠身”,资料有所遗失。今之人大多缺乏耐性,这也是做学问之大忌,余不才,便草率将此稿按志书体例汇编竟也有五六万字即《焦岱镇志》,又在原稿基础上加以完善,字数竟有十万余字,因此便有了此书。为保证内容尽量完整详确,我多次去了政协委员会及县志办寻找资料,但可惜的是资料很少。清代时期,焦岱镇曾有基督教堂一座,因此我又去了县城基督教走访,希望获得一点资料,但去了几次人都不在,后来有人告诉我,即便是你去了,也未必见得有资料。我一想也是,便试图在古籍中找一些资料,再搜集补充。于是我拜托研究明清文化的朋友,从他们那里弄了不少资料,像雍正、嘉庆、光绪、宣统、民国年间的《蓝田县志》,但县志并非是镇志村志,书中所载大多是一笔带过,甚至提也不提。为了较详细的反映焦岱镇历史,我又对照了近百部典籍还原了历史真相,即此书。
这部书原名《走近焦岱镇》,目的在于带外乡人“走近”焦岱镇,是更深入了解的意思。而“走进”一词显得“正式”,更有一种“学术意义上的考证”,这也是“走近”的真实含义。此书虽花了近两年时间,但我自小生长于斯,耳濡目染搜集材料时间也算久远,鄙人并非专攻此“学术”,因而才疏学浅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此书一出,难免贻笑大方之家,定有人拿此大做文章。但我之所以急于出此书的原因在于更好的完善此书。常言道:“高手在民间”,许多私人藏书及资料甚至比文化档案馆所藏更有价值,可惜的是我未曾收集到这些资料,更为重要的是一些馆藏机构没有资料可查,即便是有资料也不是我等竖子可查阅的,此为遗憾。此书的出版正是为弥补这种遗憾,寻找“民间高手”斧正此书的错讹,以共图文章之大事。这也是此书只能将人带“近”焦岱镇,而非带“进”焦岱镇的真正原因。当我将此书的想法告诉卞寿堂老师和孙兴盛老师之后,他们均认为“走近”二字欠妥,“史话”最为妥当。卞寿堂老师认为史话恰当之处在于文献及资料的详实度低一点,以免书成之日“贻笑大方”,孙兴盛老师也认为作为作家要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负责。此书原计划除去序言和后记分三部分,分别为一近焦岱镇、二近焦岱镇、三近焦岱镇。在一近焦岱镇中,主要分析焦岱镇的历史、行政建置和地理,对焦岱镇姓氏和一些村落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在二近焦岱镇中,对焦岱镇内旧时物事和镇内的诸大历史事件等进行了叙述。在三近焦岱镇中,对焦岱镇内文化遗址等进行了揭秘及考证。而后听从二位老师的建议,我又觉得编排错乱,又将此书重新编排,分别从历史渊源、姓氏文化、物产商业、宗教民俗、往事人物、古迹遗址等几个方面较全面的讲述了焦岱镇的历史文化,即此书最后纲要。
著名学者冯骥才说过:“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据报道称,目前我国有230万个村庄,依旧保留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还剩下两三千座,而在2005年统计时是约5000座,消逝速度之快难以想象。在今后的岁月间,能否守住古村落这个“最后的家底”,却仍然是个未知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做文化真的很难,要面对的东西实在是太多,首先便是“生活”,因此“文化”一词也染上了一层灰。作为一个在焦岱镇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在痛恨与惋惜的同时只能试图去寻找追忆那段历史。为了保证这段历史的尽量的详实可靠,我付出了许多心血,这不仅仅是金钱所能弥补的,因此我宁愿再花上一年工资,使此书成为我理想的样子。许多人认为我很“傻”,竟然错过了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其实,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出卖书的版权无异于女人出卖身体,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岂能将它“拱手送与他人”,即便是他有再优越的条件去“抚养”它!
对于整天钻进书堆里忙的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人来说,坚持去写这部作品的意义在哪里?其实无非是为家乡做一些事,这也是许多作者朋友所希望的。一度时间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整天查阅对比典籍,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百年工程”并且是“
吃力不讨好”劝我放弃此书的写作,我写了近十年了,除了箱子底下压了几本书之外,文学事业上可谓是“一事无成”,在书即将完稿之际我又担忧此书的出版问题,当然主要是高昂的出版费用,否则箱子底下也不可能压上三五本书。此时某出版社致电于我,问及此书,说道转让此书的版权并许诺给我十万字最低五千元稿费出版此书广大宣传的事情,另外还有版税。这是一个偏远地区的省级日报出版社,我深知此书只会用于商业企图而并非宣传西部,因此我委婉拒绝。他再次补充说:这个五千元稿费是最低标准,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书的样稿。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给你版税提成,我们早听说过你的名字,钱我们给的肯定会比别的出版社多,这点你放心。说真的,我有点心动,但想到此书的错讹会经过三版五版的延续下去,“遗祸后人”,我便将此念头打消了。
我深知此书的错讹会有很多,但为了更好的完善此书,以便于之后宣传西部,宣传西安、宣传蓝田、宣传我乡,我不得不痛下决心,自费出版,但我万万没想到此书的出版让我混到囊中羞涩的地步,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搞文化而是被文化搞,这部书的预算比我原先想象的要高了许多,但“碌碡赶在上坡路上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也罢,趁着年轻,再疯狂一把吧。在临出版之际我又花了近一个多月时间,补充了历代县志所没有记载的一些内容,二十几万字,而后考虑到篇幅的原因,又将附录中的所占篇幅较大的大事记部分删除,又删除了书中部分篇章。对书中古文的句读和字词进行了校核,像唐代《柳氏家训》中有句话是“百行备疑,身之未周。三缄密虑,言之或失”,许多书籍有收录,但正确的断句应为“百行备,疑身之未周。三缄密,虑言之或失。”诸如此类。在我又一次通读全文时发现书中许多我原先查过的字词竟然又不认识了,这是一个大工程,我又对部分字词段落附以注释,重新编排。但由于篇幅的关系,只能简明扼要。这也是我写作的初衷,将古镇文化介绍给身边的人,让它走进千万户寻常百姓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