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华富,男,1962年12月生,
安徽省黄山市人,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院长。承担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在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
个人经历
1980.9——1984.7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
1985.9——1988.7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8.7——1995.9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
1995.9——1998.7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城市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承担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04BJY024)
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型城镇生态建设与优化研究》(01045204)
3.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现有小城镇功能培育与引导机制研究》(AHST001)
4.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我国中等城市内部职住空间匹配研究》(10YJA790083)
5.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皖江城市带交通空间组织及优化研究》(AHSK09-10D89)
6.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41171144)
7.黄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黄山天湖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9.黄山区太平湖镇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0.黄山仙源漂流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讲授课程
1.地理学基本问题(部分);
2.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3.城市经济学。
主要著作
(1)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地理,1997,17(2)
(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结构研究,地理研究,1997,16(3)
(3)来华直接投资资金市场的地域结构研究,地理科学,1998,18(2)
(4)Study o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Capital Marke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ese mainland,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1999,9(2)
(5)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研究,经济地理,1999,19(4)
(6)西方国家煤矿区发展模式及启示,中国煤炭,2000,26(1)
(7)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
(8)试论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
(9)试论煤炭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特征,经济地理,2001,21(4)
(10)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年(合著)
(11)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问题,2006,(1)
(12)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地理科学,2006,26(5)
(13)芜湖市城市居住区位研究,地理科学,2010,30(3)
(14)芜湖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匹配研究,地理科学,2011,31(7)
(15)皖江城市带区内交通空间组织,地理研究,2012,31(6)
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04BJY024)。
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型城镇生态建设与优化研究》(01045204)。
3、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现有小城镇功能培育与引导机制研究》(AHST001)。
4、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我国中等城市内部职住空间匹配研究》(10YJA790083)
5、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皖江城市带交通空间组织及优化研究》(AHSK09-10D89)
6、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替与空间形态演化的过程、机理及耦合关系研究》(41171144)
7、黄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8、黄山天湖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9、黄山区太平湖镇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0、黄山仙源漂流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代表性科研成果
:
1、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地理,1997,17(2).
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结构研究.地理研究,1997,16(3).
3、来华直接投资资金市场的地域结构研究.地理科学,1998,18(2).
4、采煤塌陷地土地复垦研究.经济地理,1999,19(4).
5、西方国家煤矿区发展模式及启示.中国煤炭,2000,26(1).
6、西方资源型城镇研究的进展.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
7、试论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2).
8、试论煤炭城市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化特征.经济地理,2001,21(4).
9、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合著).
10、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问题,2006(1).
11、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地理科学,2006,26(5).
12、芜湖市城市居住区位研究. 地理科学,2010,30(3).
13、芜湖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匹配研究. 地理科学,2011,31(7).
14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通讯作者).地理研究,201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