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境内烽火墩多建于
明清以前,后为明清利用。明天顺二年(1458年),河州设烽火墩21处,每处设5名士兵把守。除城堡四周外,一般每五里一墩,形成群组,相互接连,遥遥相望。古时,若遇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明火。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有犯敌百余人,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举放二烟二炮;千人以上,举放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举放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举放五烟五炮。清代仍沿用明代烽火墩传递军情,改士兵把守为塘丁把守,其方法两度更改。清初定为:若有敌情,白天举烟,并鸣一炮,沿边传至城镇。敌若不退,每隔一时,照前举放一次;若敌出境,白天举空烟,夜间举空火,不鸣炮。后又改为在烽火墩上竖一高杆,若犯敌在三、五十至百人左右,白天悬黄旗一,夜间挂灯笼二;六七百人至千人以上,白天悬青旗一,夜间悬灯笼三;五、七千人至万余人,白天悬青旗一,并炬烟一,夜间悬灯笼四。这样,千里之外若有敌情,数时之内即可知犯敌之数。
县境明代以前的烽火墩有:韩集镇双城村北山顶的梁家山墩与韩集村西2.5公里处的哈嘛墩,麻尼寺沟乡佘家村上湾的佘家墩,尹集镇大滩涧村南的断绝岭墩。至清代沿袭明制,只易为塘丁。到顺治年间,紧要墩台多以塘丁把守,其余墩台尽废。河州21墩中县境有8墩,为崔家塬墩、孟家墩(又称干沟岩墩)、小黑水山墩、张家寨墩、船坡墩、朱家山墩、大通塬墩、尕撒拉墩。朱家山墩、崔家塬墩和梁家山墩今仍较完整,其余皆成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