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丙基胺
有机化合物
烯丙基胺(Allylamin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7N,为无色液体,有强烈的氨味和焦灼味,有剧毒,用作制药中间体以及农用化学品、染料和涂料、有机合成和树脂改良剂等的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制备两性高分子聚合物等。
理化性质
密度:0.763g/cm3
熔点:-88.2℃
沸点:55-58℃
闪点:-29℃(CC)
饱和蒸汽压:25.7kPa(20℃)
临界压力:5.17MPa
爆炸上限(V/V):22.0%
爆炸下限(V/V):2.2%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19.20
摩尔体积(cm3/mol):76.8
等张比容(90.2K):169.5
表面张力(dyne/cm):23.7
极化率(10-24cm3):7.61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1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
重原子数量:4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7.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102mg/kg(大鼠经口);35mg/kg(兔经皮)
LC50:177ppm(大鼠吸入,8h)
2、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mg(24h),重度刺激。
家兔经眼:50mg(20sec),重度刺激。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表现为心肌炎、肝肾充血及肺部病变等。
4、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大鼠经口2500ng/kg。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EC50:16mg/L(5,15min)(发光菌,Microtox测试)
2、生物降解性: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1%~81%。
3、非生物降解性: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6.8h(理论)。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用途
用作制药中间体以及农用化学品、染料和涂料、有机合成和树脂改良剂等的中间体,还可以用于制备两性高分子聚合物等。
急救措施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消防措施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泄露应急处理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02 23:57
目录
概述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数据
计算化学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