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热柘华侨中学
平远县境内学校
热柘华侨中学位于平远最南端,柚树河下游,原侨中老校址(柚树圩岗)本系观音宫,清末民初设社学于此,由刘诚子,钟颂堂、刘清堂三位先生招收学生教古书。
学校简介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热水乡黄竹坪村教育界先贤张孟传先生根据“兴学启明智”的精神,倡议邀集小柘、热水、长田三乡父老丘慰春、丘明两、郭俊林、吴春盛、王明皋、谢富贵、蓝少青、颜湘度、刘子和、刘济廷、刘汉柱、李均甸、赖照吾、叶不凋、曹玉阶、谢杞义等,发动捐款,筹办三乡公学,当即获得三乡热心人士捐款,建造厨房及教室三间,学生住房四间。
办学历史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招生,当时名为“三乡高等小学校”,首任校长张孟传先生。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秋到二十五年秋及民国三十二年秋到三十五年秋,长田镇瓜坪村人黄挽澜先生先后任“三乡公学” 两任校长,在任期间锐意振兴学校,聘请名师授课,为解决办学经费困难,积极发动海外赤子谢永义、刘德义、刘懋汉、黄新庆、钟鼎祥、黄天发、曹锡山等侨贤校友,募得巨款扩建校舍,建造了教学大楼,校门牌坊等。
1941年秋,长(田)热(柘)分校,改名为热柘小学。
1956年,为了培养大批科技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于是根据热柘华侨热心乡梓文化教育事业的特点,发动侨胞捐资建造教室两间、办公厅一间,原计划于五七年开办初中,但因整风反右的关系,未办成。1958年秋由县委批准,开办初中,名为“热柘柚树华侨中学”, 共有两个班学生126人,由知名人士黄挽澜先生之子黄立勤先生为负责人,另有教师两人。
1959年热柘、长田合并公社,把长田及侨中两校学生合并起来,由热柘华侨中学管理,因住房,教室奇缺,只得在长田办二年级两个班(153人),四个教师,热柘办一年级二个班(120人),六个教师,由蓝其昌同志负责。
1960年秋,原热柘中心小学校舍全部归侨中使用,全校三个级六个班有学生284人,教职工16人,校长黄传庆同志。
1961年首届初中毕业学生70多人,参加升高中考试有13人被录取,另3人被录取中师,首届毕业生中,后来考上大学的有蓝友、曹曲恒、马歆华。
1962年第二届初中毕业生,考上高中的有九人,后考上大学的有钟声尧、黄永荣2人。
1963年第三届初中毕业,考上高中的有6人,中师1人,那些人高中毕业正值“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各类学校停课闹革命不招生,这届没有人考上大学,但从政、从商、从工、从教的人很多。原平远县委书记、梅州市人大副主任谢荣章同志就是这届毕业的学生。校长刘森华同志。
1964年,转办农中,校址迁至蕉留。
1967年,在毛主席提出的“小学附设初中就是个好办法,农民子女就地上学方便“的号召,农中下马,各大队办起了附中班。
1969年在“社社有高中,队队有初中”的口号下,热柘办起高中部,定名为“热柘中学”。平中、东石中学的高一热柘学生回热中就读,校址在热小。有一个班40多个学生,校长是马楚平同志。
1970年热小迁至岗子尾下新建校舍,原热柘小学校舍财产由热柘中学接管使用,到79年共办了九届高中毕业生。全国人大代表、威华集团董事长、2005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李建华先生就是本校高中部第三届毕业生。
1972年热柘公社党委、政府为了更好地办好公社中学,征得侨乡干部、侨属的同意,决定在月形岗筹建新校,政府发动全社群众献工献料,并得到侨胞进一步支持,1976年校舍基本建成,热中由原址迁至月形岗。
1979年秋,热中高中部停办,只办初中,6个班300学生左右,由于华侨重视,热心教育,自78年至85年共捐资港币九万九仟元,美金5500元,人民币17225元,共建校舍458.2平方米,开辟运动场1200平方米,蓝球架2副,水泥蓝球场2个,单杠等体育器材。生活锅炉、配套生活设施等。
1986年秋经县委、县府同意,将校名改为“平远县热柘华侨中学”。
2003年11月,学校晋升为平远县一级学校。
2005年12月,学校晋升为梅州市一级学校。
热柘华侨中学一九一五年创办以来,曲折坎坷、历尽沧桑,经过几易其名,数次搬迁,不断调整;在乡贤、校友、侨胞的鼎力支持和政府的关怀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布局不断趋于合理,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6年9月,学校评为中学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2007年1月,学校文艺队代表热柘镇参加平远县地方文艺汇演获得二等奖;
2007年5月,学校文艺队参加平远县中学生文艺汇演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2007年9月,学校评为中学教学质量优胜单位;
2007年11月,学校运动队参加平远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初中甲组团体总分第四名;
2007年度评为平远县法制教育先进单位;
2007年度评为平远县文明和谐学校。
领导班子
校 长:谢浩祥
副 校 长:钟海辉
教导处副主任:刘志强
教导处副主任:陈辉忠
政教处主任: 刘步青
政教处副主任:林厚建
总务处主任: 刘 晓
团总支书记: 谢松柏
日常管理
一、进校
1、学生着装整齐、大方,团员要佩戴团徽
2、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
3、进出校门要下车推行,严禁在校园内骑车,自行车放在指定地点。
二、早读、午读
按指定科目认真早读,精神饱满,语调正确,声音要响亮,不怪声怪气,其间不得离开教室
三、上课
1、上课铃响前两分钟进入教室,将所上课程的教科书、笔记本放在课桌左上角,文具盒放在课桌前沿,敬候老师上课,老师进入教室,班长喊“同学们好”,同学齐喊“老师好”,教师喊“请坐下”,学生方可坐下。
2、学生迟到应在门外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进入教室,在回答老师的询问后方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上课,动作要轻。
3、学生听课时,衣冠要端正,不准穿背心、短裤衩、拖鞋,腰板挺直,不伏在桌子上。
4、上课要专心听讲,适当记好笔记。不交头接耳,不用手旋笔,不插嘴,不吃东西。
5、读书写字时应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6、学生发言,提问时应先举手,经允许后起立,发言时声音要宏亮,发言后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坐下。
7、上实验课、计算机课,听从指挥,不得随便触摸仪器、物品。
8、下课铃响后,教师宣布“下课”,师生互道“再见”,老师走出教室后,学生方可自由活动。
四、课间
稍事休息,课间宜散步、望远,不喧哗,不相互打闹追逐,不做有损健康的娱乐活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上厕所讲究文明,保持厕所清洁,不乱涂乱写。进办公室要喊“报告”,不能随便翻动老师办公室桌上的东西。
五、中午
外宿生来去途中不抢道占线,注意安全;要根据季节特点安排好午休,宿舍内不吵闹,不打扑克,不打游戏机,不看武侠、言情小说,不做影响自己或他人休息的事情,午休期间不得在校园内随意走动,不得在教室逗留。
六、晚自修
1、学生应按时到教室自习。迟到的同学进教室时动作要轻,速度要快。
2、自习时间必须保持安静,不得以任何理由说话或做影响他人自习的事情。
3、自习时间认真完成作业,钻研教材,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4、不准调换座位,不准离开教室,如遇特殊情况须经老师批准方可离开教室,动作要轻。
七、集会
1、集合队伍要快、静、齐,听从指挥。
2、对报告人或讲话者热烈鼓掌表示欢迎或感谢。
3、集会期间,要保持安静,注意听讲,学生上台发言动作要庄重、大方、开始和结束都要向听众敬礼。
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部门、乡贤、校友、侨胞的关心支持下,校园建设逐步发展,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功能场室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旅美侨胞张尔协、张尔炽兄弟捐资设立公略奖学基金,每年奖励优秀学生1万多元;旅印尼侨胞钟和三先生捐资设立了和三奖学基金,捐资14万元建图书馆一座,与其胞弟钟阿六先生捐资5万元建设完善和三、阿六运动场;长田校友黄新庆先生捐资22万元建新庆教学楼;热柘乡贤曹一奇先生捐资20万元建一奇科学馆;热柘乡贤、全国人大代表、威华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建华先生捐赠价值50万元的学生桌凳、办公室桌凳,捐资50万元建威华楼,捐资300多万元建威华图书馆;旅印尼华侨刘懋汉、钟友胜夫妇捐资40万元建懋汉、友胜教学楼,20.2698万元设立奖教基金。其他热心乡贤捐资近20万元用于铺设校道、建文昌阁等校园建设。学校还重视校园绿化,优化育人环境,是花园式学校
现在,热柘华侨中学有12个教学班,600多个学生,近40位教职工,学校占地6万平方米,依山傍水,环境幽美。
文化特色
2010年12月21日上午八点,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热柘华侨中学运动会拉开了帷幕。开幕式由钟海辉副校长主持,黎秋胜校长致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在运动员代表、裁判员代表庄严宣誓后,黎秋胜校长宣布本届运动会开幕。
首先,进行广播体操比赛,然后进行田赛和径赛的比赛,比赛中,运动员们发扬了顽强拼搏,勇于超越的精神,演奏了一曲激昂、和谐的运动交响曲。通过紧张有序的比赛。初一级获得团体总分冠军是:102班;初二级获得团体总分冠军是:202班;初三级获得团体总分冠军是:303班。
这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好的体现了“我参与,我快乐”的宗旨,展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为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充分展热柘青年继往开来、锐意创新的时代风采,学校团总支决定开展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活动。在五四那天举行了,老团员重温宣誓词活动。紧接着进行了一些游园活动。五四前后,初一、初二、初三分别进行了班际篮球赛。通过比赛,初一年级102班、初二年级201班、初三年级302班分别取得了冠军。各班出一期“五四”为主题的黑板报。晚上全校师生在威华馆看电影。全校师生进行硬笔字书法作品展。
为丰富老师的课余生活,由学校团总支组织举办了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2010年3月8日下午,虽然是春雨霏霏,春寒料峭,但我校威华馆教师活动室内却欢声笑语,全校的女老师们在这里欢庆节日,举行了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飞扬着她们的激情,展示了她们飒爽英姿,充分展现了女老师们作为现代职业女性的活力和魅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30 12:40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