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墩脑,位于新洲旧街
问津书院门前的
孔子河南岸山顶,遗迹是黄土堆成的圆形,高约五尺,直径约两丈,保留着明显的古代人工夯土痕迹,周边植被树木茂密,但黄土堆上却草木不生。据考证,“烟墩脑”就为孔夫子那个时代筑成在
大别山脉用于战事传递军情的烽火台,在元末明初闻名于世的“
蕲黄四十八寨”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烟墩脑的传说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孔夫子有关。据清光绪《
问津院志》,清嘉庆元年五月,当地老百姓在问津书院对面的山脚下锄田,挖出—块青石碑,是—块宋代绍圣二年的墓志铭碑。根据铭文记载,早在宋代此地名为“
弦歌里”、山名“
鹰山”、山顶有“烟墩脑”,而这些地名均与孔子游经新洲相关。
传说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被河水挡住了去路,使弟子子路问津于楚国隐士
长沮、
桀溺而不得。无奈坐在河边岩石上叹息,抬头向河对岸望去,见大别山延绵到此的余脉恰似—个之乎者也的“之”字,而美中不足是“之”字缺—点。于是他顺势将手中的旱烟灰向山顶磕去,就成了“之”的—点。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孔老夫子,就将他磕烟灰形成的土堆取名日“烟墩脑”,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