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汉字二级字,形声字,读作bǐng,最早见于《说文》小篆。从火,丙声。本义为明亮;由明亮引申为清楚、显明等义;由清楚引申为明白;由显明引申为显现、照耀。
字源演变
形声字(一说会意字)。从火,其形像火焰,表示火能产生光明;从丙,丙五行属火,可作为火的代称;丙(bǐng)兼表声。本义为明亮。《说文》:“炳,明也。” 《易·革》:“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象传》说:“大人实行变革,就像老虎换身新毛”,毛色的光泽明亮显著)由明亮引申为清楚、显明等义,由清楚引申为明白,由显明引申为显现、照耀。“炳”字从火,又义为点燃。汉刘向《说苑·建本》:“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明也。从火,丙声。
说文解字注
朙也。
易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从火。丙声。
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康熙字典
《唐韵》兵永切。《集韵》《韵会》《正韵》补永切。𠀤音丙。《说文》:明也。《玉篇》:明著也。《易·革卦》: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又《集韵》百猛切。音浜。义同。
又陂病切。音柄。火明也。
又叶彼两切。扬子《太𤣥经》彪如在上,天文炳也。鸿文无范,恣意往也。郭璞《山海经·毕方赞》:毕方赤文,离精是炳。旱则高翔,鼓翼阳景。景,于两切。《玉篇》:亦作昺。《集韵》:或作昞。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法演示
书法欣赏
音律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