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líng guān,意思是道观。 唐 孟郊 《
列仙文·安度明》诗:“灵观空无中,鹏路无间邪。”《云笈七签》卷九七:“紫宫乘绿景,灵观蔼嵯峨。”
师有‘老观闭户’之公案传世,内容系师与雪峰禅师间之机缘对话。禅苑蒙求卷上(卍续一四八·一○八下):‘灵观禅师寻常扃户,人罕见之,唯一信士每至食时送供方开。一日,雪峰伺便扣门,师开门,峰蓦胸搊住,曰:“是凡.是圣”师唾曰:“这野狐精!”便推出,闭却门。峰曰:“也只要识老兄。”’由此公案中,显示师歇止一切问答等言诠思辨之脱俗风格。[景德传灯录卷十二]
(二)(1485~1571)李氏朝鲜时代僧。岭南晋州(庆尚南道)人。号隐庵。又称莲船道人。所居之处称芙蓉堂。十七岁出家于德异山。游学教禅,兼通老庄百家之学,于金刚山弥勒峰内院默坐九年而省悟。其后参谒智异山之碧松智严,并嗣其法。智严示寂后,乃代之领众,蔚为岭湖以南之大宗师。宣祖四年示寂,世寿八十七。门人有西山休静、浮休善修,李朝中期以降之朝鲜禅教,大半出于彼等之法系。[芙蓉堂行绩(收于休静之清虚堂集)、
朝鲜佛教通史中编(李能和)、李朝佛教(高桥亨)、朝鲜禅教史(忽滑谷快天)]
洞灵观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闻名于全国,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春秋时陈国人庚桑楚得老子之道,先居畏垒山后隐居孟峰山张公洞修道成仙并著有《 亢仓子九篇》,盛唐时期唐明皇封庚桑楚为“洞灵真人”,他的著作被封为《洞灵真经》。他在此修道时济世利民,为穷苦人民送医送药,后世人民为了怀念他,修造了道观,塑了金身,唐明皇御笔题额将道观封为“洞灵观”。重建的洞灵观地处太湖风景区内,位于张公洞北侧,沿盂峰山拾级而上直到张公洞天洞口,气势雄伟壮观,上下分六个层次,沿中轴线建有灵官殿、天师殿、玉皇殿、三清殿。左偏建有慈航殿、长生殿,右偏建有真人殿、财神殿等八个殿。三清尊神等 29 尊神像分别供奉在八个殿中。开放后朝拜和参观者摩肩接踵,数以万计,香火鼎盛,热闹非凡。
洞灵观重建于1995年3月,与张公洞相邻,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占地近万平方米。自山脚至山顶,重门次第,殿宇巍峨、红墙黛瓦、绿荫掩映,建有灵观殿、玉皇殿、天师殿、三清殿等八座殿宇,殿内29尊神像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