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境内的太姥山,毗邻东海,壤接江浙,雄镇东南,府控吴越。始建于唐太宗三年(约公元629年),素有“东天佛国,海上仙都”之美誉的六朝古刹灵峰寺坐落于松柏翠竹之中,四周古木障天,树影娑婆,仿古建筑群恢宏壮观、幽深清逸,令人心驰神往。
灵峰寺建于唐太宗三年(629年), 素有“东天佛国,海上仙都”之美誉的六朝古刹坐落于松柏翠竹之中,四周古木障天,树影婆娑,仿古建筑群恢宏壮观、幽深清逸,令人心驰神往。
灵峰寺始建于唐太宗三年(大约公元629年),宋朝火焚后重建,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寺内现存唐宋年间石刻六十多块,原为佛像的须弥座,图案有人物、兽狮、花草三类,造形质朴。人物为力士,头顶仰莲佛座,个个面相浑圆,目光炯炯,神态不一,有力大无双之气概。狮子形态各异,造形质朴浑厚,气魄宏大,是古代无名艺术家的杰作。还有熙宁石斛、宣和塔座、绍兴石香炉和宋提刑杨楫撰写的《重修灵峰寺记》等文物。相传宋朝史学家郑樵曾在此授徒讲学,并就寺前蒙井题诗曰:“静涵寒碧色,泻目翠微巅。品题当第一。不让惠山泉。”这里曾有朱熹讲学的石湖书院(今废)。朱子曾为石湖书院题词:“溪流石作柱,湖影月为潭。”该寺于1989年1月公布为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由世行法师主持重修。现有山门、大雄宝殿、钟楼、鼓楼、佛堂、齐堂、放生池等建筑。大殿宽敞雄伟,以石柱承托;山门垂柳依依,道路盘曲,环境优美。寺旁树木林立,曲径通幽,泉水甘冽。冷溪流经寺前,俨然如画。
历史上的灵峰寺,依山傍水而建,布局错落有致,规模十分宏大。据《清嘉庆三台县志图》描绘:跨河有桥,宛如“缺月初弓”,建于铁琴遇“仙”——得“旃檀”处,因名“遇仙”。其山有平台三层。过遇仙桥,拾级登山二三十步,即至第一重平台。其上由南而北,依次建山门、天王殿、七佛殿、转轮殿、大雄殿和摇碑亭。由转轮殿左侧梯径向上,达第二重平台。其上由南而北,建“西天佛国”坊、大悲殿;左右两厢,建僧寮斋堂。出“西天佛国”坊向南,有峰雄峙,形似牛头,是为第三重台,也是全寺制高点。其上,由北向南,设文昌殿、雷祖殿,其东建华严阁、睡仙殿。文昌殿西,石筑高台,上设碑林,陈列初唐“丹青宰相”阎立本《释迦文佛立像》碑、盛唐“画圣”吴道子《观音大士立像》碑及南宋左朝奉郎蜀州通判王咸父《灵峰院钟楼记》碑等历代名碑。其寺占地面积,当在一万平方米之上。
灵峰寺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古今名流,多会于此。“西天佛国”巨匾相传为大唐圣僧玄奘手迹;五代气功大师、理学家陈抟,据说曾于此隐居;北宋梓州状元苏易简,曾在其地饮酒赋诗。南宋至明、清,灵峰寺高僧辈出,仅见诸著述和碑刻者,就有铁琴、宝胜、智悟、可辰和万星等人。铁琴为灵峰寺南宋鼻祖,因得婆叟仙臂功,其寺由此声名大著。宝胜为铁琴后继,于绍兴丁已“创建钟楼于院之山顶”。其楼高七仞,合五丈六尺,高大雄伟,巍峨壮丽,举首仰望,动人心目。“元季寺废”后,智悟于明永乐间“励志复兴古刹,不数年而底于成”。灵峰寺于是再度辉煌。沙门可辰,为“本州(潼川)本坝(白岩坝)人”乃于明万历间,“游南海、登普陀,延访至人,勇猛精劲,十年而归。出所藏古名笔佛”——阎立本《释迦文佛立像》,吴道子《观音大士立像》,重摹刊刻维摩天大士像碑、弥勒古佛像碑于左右。明末,灵峰寺复毁于兵火。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潼川知府令本境绅士“接南路梦龙届(在今景福镇)僧万星,来山修葺。苦心募化,新修观音、七佛、天王并雷神诸殿。”可辰“坐化”之后,其徒众遵照遗嘱,“竭力蓄树,寒暑不辞。每栽一树,即颂经一卷。”前后十年,累计植柏凡“五千四百八十根”。从此,灵峰寺林木森郁,鸟语花香,山水之秀,风光之美,甲于潼川。清嘉庆年间三台知县将“灵峰仙迹”收入“三台六景”,并绘图存志。
位于福建省
福鼎市秦屿镇冷城村。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约公元629年),宋淳熙十六年(1189)遭火焚,明天启七年(1627)重建,清光绪十年(1884)重建,占地1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雄宝殿面阔3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左右各有一渔池和厢房,内有清重建灵峰寺碑记一块,唐宋石柱18根,宋石斛一只,宋塔铭文2块,唐、宋香炉座各1只,宋须弥座台基1座,殿前台阶左右有唐宋石浮雕(花、人物、狮子)24只,保存较好。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