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及千佛塔,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都江堰市灌口镇灵岩村九组,是唐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灵岩寺
灵岩寺始建于隋;唐代,重修。
千佛塔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印度僧人阿世多尊者重建灵岩寺时修建千佛塔。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间,千佛塔被拆毁,构件被四散丢弃。20世纪80年代恢复时,构件未能找齐,故佛像仅存800余尊,塔上铁佛亦不复存在。20世纪80年代后,文物部门多次进行维修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使其逐步恢复旧貌。
藏经洞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先后建造了两处藏经洞,将佛教经文雕刻在石板上,制成石刻经书,密藏于寺外的藏经洞中。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8年),灵岩山上竹林寺后的山岩因暴雨冲刷而发生岩崩,雨过天晴时,有人发现在垮塌的岩坡下,有两面都刻有文字的石板。民国二十年(1931年),有一位叫蒲春蔚的教书先生听说后,到垮岩的原址上清理出大量唐代石刻佛经碎片,并收入灵岩寺存放。清理出的经文有:《大般若经》《枷楞经》《陀罗尼经》《出家功德经》《多罗宝经》《出家经》《无量寿经》等共十多种。其中一块上刻有“大宝绩经第六卷第六版大唐大历三年”,说明这块经版刻成于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即768年。解放后,文管所将这些破碎的石刻经文,就形嵌为十六架石经屏展示保存。
1996年初,在灵岩寺南海拔1250多米的山岩上,发现了岩土下有堆放整齐,排列有序、双面刻字的石刻经书,都江堰市文物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证实就是藏经洞。
喜雨坊
清嘉庆初年,建东岳庙。据碑文记载,嘉庆甲戌年(1814年)蜀中大旱,县人至庙求雨,后来果降甘霖,为答谢神灵的恩赐,由马圆隽主持重修了庙宇,并建喜雨坊。
2019~2020年,灵岩寺及千佛塔进行维修。
主要建筑
综述
灵岩寺及千佛塔包括东岳庙喜雨坊、藏经洞、灵岩寺、千佛塔。
喜雨坊
喜雨坊,青石造作,重檐歇山顶牌坊。坊坐北朝南,面阔四柱三间7.5米、通高约6米;中间为三重檐,左右依次递减重檐、单檐。中间上额为“仙都”,中书“喜雨坊”,下题“第五洞天”。石柱前后均刻对联,坊楣、撑弓浮雕、镂刻人物、花草图案。坊前约7米,左右各立华表状盛露盘1个,通高约5米,上有“大清嘉庆二十二年”等题记。
灵岩寺
灵岩寺,又名光化寺。建筑面积约3699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不强调中轴线,进山门拾级而上,依次为长亭、天王殿、韦驮殿、大雄殿,东有接引殿,西为罗汉堂。接引殿两侧厢房与东面禅堂、客房、斋堂等相连接,组成规模宏大、古朴典雅的建筑群体。天王殿面阔三间12.3米,进深二间9.15米,高6.6米。韦驮殿面阔五间19.34米,进深三间10.9米,高7.8米。接引殿面阔七间28.8米,进深三间15.6米,高8.7米。
千佛塔
千佛塔为覆钵式石塔,基座为八角形须弥座,通高约3米,底围7.5米,塔身底层直径2.4米。塔身分十三层,下设须弥式塔基,上置覆钵形塔身,各层雕满结枷跌坐佛像,共1054余尊(现存8百余尊),故名“千佛”。佛像由下至上依次缩小,下三层跌坐佛塔佛像,有莲瓣背光。塔顶饰莲瓣二层,上安莲座,座上置铁铸释迦牟尼入定趺坐像一尊。释迦牟尼佛铁铸雕像与塔身石刻佛像风格不同。
藏经洞
藏经洞,一在灵岩寺前上竹林寺之后,一在灵岩寺后陡崖间。清理出残存的石刻经版约160多块,经版用细砂岩石两面精磨制成,每块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3~4厘米,沿岩壁分四层依次重叠竖放于洞中,为了防止洞内积水、经板受潮,在藏经洞内还修了排水暗沟排除积水。藏经洞内出土了几枚“开元通宝”钱币,证实藏经洞的年代为盛唐时期。经版两面都刻有楷书的经文,且书法流畅、字迹工整秀丽,刻工精细。每块经版的楞边朝上排放,上面刻有经名、卷第、时间或功德主名,有一块楞边上题刻是:多罗宝经、卷九、第十六版。文物部门采取先取文字、照片资料,完后掩埋封存的方法进行就地保护。
文物价值
灵岩寺及千佛塔为了解唐代、清代宗教在都江堰区域内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千佛塔保留了印度传统的窣堵波风格,与中国化的楼阁式佛塔风格迥异对巴蜀地区早期佛教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藏经洞的石经对于研究中国唐代佛教文化在西蜀地区的传播以及唐代书法、彖刻艺术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灵岩寺及千佛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灵岩寺及千佛塔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灵岩村九组。
交通信息
自驾: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灵岩寺及千佛塔,路程约8.5千米,用时约1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