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博物馆,位于广西壮自治区灵山县灵城镇人民路6号,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0平方米,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历史沿革
1981年11月,灵山县博物馆前身灵山县文物管理所成立,位于灵城镇人民路东侧,系20世纪50年代所建的原由县文化馆使用的旧房一间,作文物库房兼办公室。
1984年8月11日,由县政府下文撒消灵山县文物管理所,成立灵山县博物馆,文物管理所人员、文物、库房全由博物馆接收。
1986年,由县文化局将县文化馆的一间旧房和一间大厅拨给博物馆作文物库房和陈列厅之用。
2004年,由县政府投资并选址于灵城镇新光大道北侧建设新馆。
2006年1月,灵山县博物馆落成。
2006年6月,灵山县博物馆正式投入使用。
建设布局
综述
灵山县博物馆建筑为单体圆形楼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三层,顶层为文物库房、办公用房。二层与底层为两大陈列厅,面积902平方米。门前为花园式广场。
展厅
灵山县博物馆旧馆举办了《灵山县历史文物》《灵山县古代铜鼓》两个基本陈列。《历史文物陈列》分为史前文化、历代陶瓷器、历代金属器、历代杂器、文化艺术、古生物化石等6个部分。《古代铜鼓陈列》分为灵山型铜鼓、北流型铜鼓两个部分。新馆基本陈列内容为《荔乡史迹证沧桑》,分为动物化石、史前遗物、古代铜鼓、陶瓷荟萃、金属什器、民俗物具、石刻集珍、雕塑艺术等8个部分。系用集品陈列兼顾历史,顺序的陈列方式。以实物直观反映灵山县的旧石器时代至现代的历史和文化,着重揭示灵山县历史悠久并具有连续性、洪荒时代有众多的动物在这里繁衍,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这里生存,新石器文化广布全县,古代铜鼓广泛分布而持久流传。摩崖石刻在桂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
灵山县博物馆旧馆举办了《明代古尸展》(与广西博物馆合办)、《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图片展览》《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图片展览》《私人收藏古玩展》。新馆举办了《海洋生物展览》《灵山县新春书画展》。
馆藏文物
灵山县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征集收购、社会捐赠、县文化馆移交。藏品类别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什金器,古钱币、古生物化石、艺术品。截至2019年末,灵山县博物馆馆藏文物共计200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439件。
重要藏品
灵山县博物馆重要藏品有战国时代的人首纹青铜剑是,曾送往南宁、桂林、北京、欧州各国等地参展,并被《中国文物精华》一书收录。古代铜鼓在馆藏文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共有24面,分为灵山型、北流型、冷水冲型,系东汉至唐代的遗物。其中以灵山型占大多数,也最具特色。学术界以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器型而将这类铜鼓命名为灵山型铜鼓。曾有4面铜鼓分两次送往北京参展。新石器是馆中最大宗的文物,共有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石器221件,以有肩石斧、小型梯形石锛为最多。大部分器型规整,有的磨制得相当精致。其中一件长梯形石锛以其制作精美、保存完好而被定为二级文物。还有三件桂南大石铲,各为一个类型,能代表桂南大石铲三个发展阶段的器物。一件十铃铜带钩,两边各有一排小铜铃,共10枚,是二级文物,曾送往南宁参展。4件羊角钮铜甬钟有两件保存基本完整,也是极少见的出土文物。古生物化石中有第四纪中晚期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骨牙化石10余种,其中有大熊猫、剑齿象、貘、最后鼠狗、中国犀牛等绝灭种。
藏品保护
灵山县博物馆迁入新馆后,于三楼设有文物库房2间,面积90平方米,比旧馆的文物库房的面积增加了60平方米。已有文物柜10个,文物排架20个。还有保险柜1个,以存放小型而珍贵的文物。建立了文物保管的规章制度,严格文物出入库手续。并雇员晚间看守博物馆。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灵山县博物馆学术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多篇文章在省级和国家刊物上发表。主要是:玉永琏《灵山型铜鼓青蛙塑像探意》(《铜鼓和青铜文化的新探索》,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广西灵山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93年第12期)《桂南大石铲及其遗址探秘》(《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古代铜鼓鸟纹研究》(《民族艺术》1996年第3期);《铜鼓崇拜论略》(《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18期,2002年2月);《壮族古代婚制的“活化石”》(《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灵山县出土的铜鼓形饰件》(《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12期,1996年12月);《灵山县元屋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灵山县九都岭古墓》等两文(《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年版);《岳霖在灵山县的诗序石刻》(《文史春秋》1995年第6期);《冯子材《道贯三才》匾刻》(《广西文史》2007年第4期)。以上文章的作者还两次出席了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刘济:《灵山型铜鼓的新发现》(《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7期,1990年11)。
交流合作
20世纪80年代曾先后两次派员到合浦县和贵港市参加古墓发掘的实习,从而初步掌握古墓发掘的知识、技术和经验。1996年11月,包括日本学者吉开将人在内的中日铜鼓研究课题组一行四人到灵山县博物馆对灵山型铜鼓进行了23天的研究活动,全馆人员同他们进行了通力协作。1985年同浦北县博物馆人员合作,追缴了一面灵山县出土的被文物贩子非法收购企图走私出境的铜鼓。
机构设置
灵山县博物馆属国营事业单位。
灵山县博物馆是由县财政全额拨款
灵山县博物馆设有正副馆长室、综合办公室、图书资料室、保管室、技术室。
灵山县博物馆编制人数为6人,在读研究生1人,大学3人,中专1人,高中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
灵山县博物馆观众接待5万人次。
参观信息
灵山县博物馆位于广西壮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新光路287号。
周二至周日(8:30~11:30,15:00~17:00)。
免费参观。
自驾路线:南宁东站——兰海高速——清凭高速——邕浦路——荔香大道——灵山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