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宫灯起源于明代,流传于民间富豪人家,正月元宵用于悬挂在大门楼厅。宫灯起初由民间艺人制作,造型比较单一,明清后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造型也独具特色,主要结构除木材外,后期还出现了用竹子熏烤成多种动物形状,如十二生肖宫灯在民间盛行。近代以来至
文化大革命期间,灵台宫灯逐渐失传,改革开放后,灵台县文化局开始对灵台宫灯加以重视,灵台县文化馆并于1989年派人去杭州临摹学习手工艺并与本地宫灯特色相结合,进一步改进宫灯技术,造型独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逢节日节庆都以宫灯渲染气氛,现灵台宫灯制作精美,具有观赏收藏性,在全市乃至全省赢得了声誉,取得价值,销往西安、宝鸡、兰州各地。
宋效斌:男,汉族,1949年-- ,灵台县中台镇南店子村东庄社人,1986年从艺,1989年至1999年在灵台县文化馆做艺人师傅,负责宫灯制作的主要工作。主要通过临摹自学学习制作宫灯。曾获灵台县文化艺术优秀工作者称号、平凉市优秀民间艺术家称号,其作品《六角亭转灯》在第二届甘肃民间文艺“百合花奖民间工艺美术类”评奖活动中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