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鹭
鹭科鹭属的大型渉禽
苍鹭(拉丁学名:Ardea cinerea),别名老等、青庄、捞鱼鹳等,是鹈形目鹭科鹭属的一种大型涉禽。苍鹭体长0.75-1.1米,体重0.9-2.3千克,喙、颈、足纤长,上半身主要为灰色,腹部为白色。成鸟过眼纹为黑色,黑色羽冠在头顶和枕部两侧如辫子一样,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为黑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余部灰色。喙黄色,脚黑色。
动物学史
进化史
鹭科鸟类是一群很古老的鸟类,大约在5500万年前就已在地球上活动,鹭科的鸟是人类认识较早的鸟类之一,由于体态优美,常成为古人诗歌中赞美的对象。在鹭类家族中,苍鹭其实是当仁不让的典型代表,因为鹭属的模式种就是苍鹭本身。虽然苍鹭这个类群很古老,但是出土的化石却很少,最早的化石是700多万年前与现代苍鹭形态十分相似的鸟类。
分类史
最早的分类是将鹭科放在鹳形目(Ciconiiformes)下。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序列分析逐渐成熟,它弥补了鸟类形态特征信息的不足。几年前,就将曾经属于鹳形目的鹭科和鹮科鸟类划入鹈形目名下了。。
发现与命名
最早为苍鹭命名的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博士(Linnaeus, 1758)。
形态特征
苍鹭雌雄相似,但雌鸟个体较小。该鸟类一般体长0.75-1.1米,体重0.9-2.3千克,喙、颈、足纤长。翼展约1.55-1.75米。
头颈
苍鹭眼睛虹膜黄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黄色,雄鸟头顶中央和颈白色;头顶两侧和枕部黑色;4根细长的羽毛形成羽冠,分为两条位于头顶和枕部两侧,像辫子一样,黑色;前颈中部有2~3列纵行黑斑。颏、喉为白色,颈的基部有呈披针形的灰白色长羽披散在胸前。
羽毛
苍鹭雄鸟头顶中央和颈白色,头顶两侧和枕部黑色。羽冠为4根细长的羽毛形成,分为两条位于头顶和枕部两侧,状若辫子,颜色为黑色,前颈中部有2-3列纵行黑斑。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灰色,两肩有长尖而下垂的苍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外侧次级飞羽黑灰色,内侧次级飞羽灰色,大覆羽外侧浅灰色,内侧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浅灰色,三级飞羽暗灰色,亦具长尖而下垂的羽毛。颏、喉白色,颈的基部有呈披针形的灰白色长羽披散在胸前。胸、腹白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块大的紫黑色斑,沿胸、腹两侧向后延伸,在肛周处汇合。两胁微缀苍灰色。腋羽及翼下覆羽灰色,腿部羽毛白色。幼鸟似成鸟,但头颈灰色较浓,背微缀有褐色。
腿趾
腿部羽毛白色,雌鸟跗蹠及趾均黄色,雄鸟为黄褐色或深棕色,爪黑色。
栖息环境
苍鹭大多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也见于沼泽、稻田、山地、森林和平原荒漠上的水边浅水处和沼泽地上。也有苍鹭选择栖息在高树顶部或附近的树枝上,如果没有树木,则选择茂密的灌木丛栖息。
分布范围
苍鹭分布于非洲、欧亚大陆、朝鲜并日本至菲律宾及巽他群岛,在中国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生活习性
觅食
苍鹭主要以小型鱼类、泥鳅、虾、喇蛄、蜻蜓幼虫、蜥蜴、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特殊情况下也会取食别的小鸟,乃至小型哺乳动物。苍鹭多在水边浅水处或沼泽地上,也在浅水湖泊和水塘中或水域附近陆地上觅食。觅食最为活跃的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或是分散的沿水边浅水处边走边啄食。或是彼此拉开一定距离独自站在水边浅水中,一动不动长时间的站在那里等候过往鱼群,两眼紧盯着水面,一见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到来,立刻伸颈啄之,行动极为灵活敏捷。有时站在一个地方等候食物长达数小时之久,故有“长脖老等”之称。
迁徙
通常在南方繁殖的种群不迁徙为留鸟,在东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种群冬季都要迁到南方越冬。春季迁来繁殖地的时间多在3月末4月初,10月初至10月末迁离繁殖地,少数迟至11月初甚至个别到11月中下旬,特别是靠南部繁殖的种群。偶尔亦见有少数个体留在北方繁殖地不迁徙。迁徙时常大多呈小群,亦有单个和成对迁徙的。
交流
苍鹭会通过脖子来表现攻击性。当威胁靠近时,苍鹭会用头做出刺击动作,并扬起头冠。它们通常与其他物种的个体保持安全距离。由于它们不是群居鸟类,除了繁殖季节外,它们几乎不需要其他交流行为。在繁殖季节,雄鸟会用另一种低沉、刺耳的叫声来吸引雌性。一旦雌性靠近,雄性就会伸展翅膀,将喙向上伸。
集群
成对和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大群,有时亦与白鹭混群。常单独的涉水于水边浅水处,或长时间的在水边站立不动,颈常曲缩于两肩之间,并常以一脚站立,另一脚缩于腹下,站立可达数小时之久而不动。飞行时两翼鼓动缓慢,颈缩成‘Z’字形,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的拖于尾后。晚上多成群栖息于高大的树上休息。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苍鹭雏鸟是晚成性鸟,在每年的繁殖期,苍鹭喙部变得鲜亮异常,呈现橘红色,脑袋后面也会长出几根长长的翎羽,这也是许多鹭类在繁殖期都会出现的特点。第一年后,未成熟的苍鹭(不到两岁的个体)可能会回到出生的地方。成年苍鹭通常会对它们作出攻击性反应,将其驱离。
野生苍鹭的平均预期寿命为5年。出生后第一年死亡率最高,为67%。第二年死亡率下降近 30%。野生苍鹭的最高记录年龄为23岁9个月2天(是其预期寿命的四倍多)。
繁殖方式
苍鹭每年有一次繁殖季,一般为4-6月。繁殖开始前雌雄亲鸟多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环境开阔,且有芦苇、水草或附近有树木的浅水水域和沼泽地上。雄鸟选择合适的地点后,它们会发出低沉的叫声来吸引雌鸟,雌鸟则会通过接近雄性筑巢地点来选择配偶。雄鸟和雌鸟交配前必须达成一致,如果对前来的雌鸟不感兴趣,雄鸟会将其赶离自己的巢区。一旦雄鸟接纳雌鸟进入它的巢区,雄鸟就会开始一系列求偶行为,包括起舞、伴飞、送食、炫耀等不同的形式。如果雌性仍留在原地,并开始互相梳理羽毛,即雄鸟求偶成功,两只鸟这个繁殖季都会在一起。
苍鹭一般多成小群集中在环境开阔、且有芦苇、水草或附近有树木的浅水水域和沼泽地上营群巢。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巢材多用干树枝、枯草、枯芦苇茎和苇叶构成。巢呈圆柱状,大小为外径50-91厘米,内径32-50厘米,巢高23-41厘米,巢深1.3-2.4厘米。约一个星期至2星期营巢结束后,立即开始交配产卵, 通常每窝产卵3-6枚,每隔一天产一枚,产卵时间从5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末。刚产出的卵呈蓝绿色,之后逐渐变为天蓝色或苍白色,卵的形状为椭圆形,重51~69克。
通常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25±1天。苍鹭雏鸟是晚成性鸟。刚孵出后除头、颈和背部有少许绒羽外,其他位置均裸露无羽,身体软弱不能站立,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逐渐成长。当食物短缺时,同巢雏鸟经常发生竞争,甚至会将其他雏鸟推出巢穴。经过40天左右,雏鸟能飞翔和离巢,在亲鸟带领下在巢域附近活动和觅食。出生9-10周后即可离巢独立生活。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
2023年,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第17号公告)《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据估计,全球苍鹭数量约为790,000-3,700,000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2015)。这大约等于500,000-2,500,000只成年苍鹭。欧洲数量估计为223,000-391,000对,相当于447,000-782,000只成年苍鹭(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全球数量估计数包括100,000-1,000,000对繁殖对,以及中国有超过10,000只迁徙;韩国有100-10,000对繁殖对和1,000-10,000只苍鹭越冬;在日本有100,000-1,000,000繁殖对和超过10,000只苍鹭越冬;俄罗斯有100,000-1,000,000个繁殖对和超过10,000只苍鹭在迁徙(2009年)。
趋势说明:总体趋势是不确定的,因为某些群体正在减少,而另一些则稳定,增加或趋势未知(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15)。据估计,欧洲数量在1980年至2013年之间有适度增长(EBCC,2015年)。但是,欧洲的繁殖种群据认为在2000年至2012年之间出现了短期下降(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致危原因
由于沼泽的开发利用,渔民的惊扰、湿地栖息地破坏与改造、水污染、以及滥捕滥渔等,造成苍鹭生境条件的恶化和丧失,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保护措施
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苍鹭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主要价值
苍鹭在食物链中处于较高的营养级,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物种,其繁殖成效和种群数量对区域内鸟类栖息繁殖环境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相关文化
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与太阳、创造和重生有关的神——贝努神Bennu,就是一只苍鹭。在古罗马,苍鹭则被誉为占卜之鸟,人们相信苍鹭能够通过叫声发出预兆。
在日本,鹭的出现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关系到灵魂、神明、死亡以及与另一个世界的联系。白鹭以引人注目的外表闻名,作为纯洁与引渡的象征。而其他鹭科,例如苍鹭或夜鹭,则似乎更多表现为一种不祥的预兆。鸟类学家佐原雄二专门写了一本书《苍鹭幻影:日本苍鹭与西欧苍鹭》,探讨为什么日本人觉得苍鹭令人感到惊悚或忧郁。日本著名漫画家宫崎骏的第十二部长篇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就是由一只会说话的苍鹭带领主人公进入奇幻的“亡灵世界”。
动物趣闻
2015年3月9日,摄影师乔纳森在英格兰肯特郡谢佩岛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照片上显示了一只黄鼠狼尝试攻击体形远大于它的苍鹭,一直捉着苍鹭的大嘴。苍鹭不断地试图甩开它,但黄鼠狼一直纠缠不放。最终苍鹭带同捉着它嘴巴的黄鼠狼来到河边,将其活活淹死后吃掉。
2023年5月,方山县积翠镇刘家庄村上千只苍鹭成群结队地在林间嬉戏觅食,舞姿妖娆、歌声婉转。
参考资料
Ardea cinerea.The IUCN Red List .2020-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09:49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