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脸狂鹰
隼形目鹰科的鸟类
灰脸狂鹰(学名:Butastur indicus)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体长39—46厘米,体重375—500克。上体暗棕褐色,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尾羽为灰褐色。繁殖于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等地,越冬于印度、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栖息于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针叶林等山林地带,以小型蛇类、蛙、蜥蜴、鼠类、松鼠、野兔、狐狸和小鸟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简介
《北京鸟类志》称北京地区栖息的鸟类有343种,小龙门地区占43%。大型猛禽类有红隼(俗名:红鹞子);大狂(别名:花豹);金雕(别名:红头雕,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脸狂鹰(别名:灰面鹞);这些隼形目的猛禽类,适应性强,在空中盘旋,伺机捕猎食物,它们的食物多为昆虫、蛙类、啮齿类动物或腐肉,对保持生态平衡,清扫污染物质,保护农林业,起着极有益的作用。
在鸡形目雉科中,小龙门地区有雉鸡(环颈雉)、勺鸡(角鸡)、石鸡,还有极为珍贵的、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
在鹤形目三趾鹑科中,小龙门地区有黄脚三趾鹑(别名:黄地闷子),本种善隐蔽潜行于草灌丛中,在地面奔驰迅速,主要食物为杂草种子和谷物,也兼食昆虫,它的肉质细嫩鲜美。
在鸽形目鸠鸽中,小龙门地区有不少岩鸽(别名:野鸽子),它栖息于悬崖峭壁处,成对活动,食物以谷物,植物根、茎和杂草种子为主,营巢于岩石洞缝隙凹处。这里还有山斑鸠(别名:金背斑鸠),它栖息于山区多树木地带,常结小群活动,在地面上步行,边走边吃各种作物种子、杂草、野生果实和嫩芽,兼吃昆虫,繁殖期在5—7月间,营巢于乔木上端。
在鹃形目杜鹃科中,小龙门地区有鹰鹃(别名:鹰头杜鹃),鹰鹃在北京地区是夏候鸟的新记录,常见于阔叶林乔木上,呜叫声响亮,它隐匿于茂密阔叶树上,常闻其声而不易发现其形,在下雨前后,此鸟鸣声不停,老百姓俗称它为“叫水龙”或“定水”。
分布
候鸟考察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于1981年12月和1985年10月开展对涠洲候鸟进行考察。据考察,八哥常结4-30只的群体在涠洲、斜阳岛上越冬,它们群体寻食,每天日出前自猪仔岭起飞,到岛上蔗田、花生地寻食,午间在木麻黄林带休息,日落前返回猪仔岭。火斑鸠结40-60只大群,在较空旷耕地寻食,夜宿林间。黄鹂在林内活动。猛禽类在晨、昏较凉爽时在林间活动,有灰脸狂鹰、松雀鹰、燕隼和鹗等。白鹭、长脚鹬、黑颈鹴、林鹬、矶鹬等水禽大多在水泽禾田边觅食。翠鸟和玉翡翠是水边常见种类,白胸翡翠少见,白脊鸰随处可见。小鸦鹃、兰歌鸲、北灰篛、柳莺和其他乌鹞在林间常见考察资料认为,与桂中大明山、云南夜间迁徙的鸟类比较,鹆形目、鹳形目等水禽鸟类在北海较多,数量也大。北海是内陆候鸟和海洋候鸟秋季迁徙的汇合点,涠洲、斜阳岛是继续南迁鸟类停息、取食部分冬候鸟越冬地。
外形特征
繁殖期为5—7份。营巢于阔叶林或混交林中靠河岸的疏林地带或林中沼泽草甸和林缘地带的树上,也见在林缘地边的孤立树上营巢。巢多置于树的顶端枝杈上,距地面的高度为7一15米。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枯树枝构成,里面垫有枯草茎、草叶、树皮和羽毛。每窝产卵3—4枚,偶尔有少至2枚的。卵的颜色为白色,具锈色或红褐色斑。
物种现状
估计数量:在春、秋迁徙经过台湾时,有大量出现。致危因素:此鸟春、秋二季经过台湾时,因数量庞大,引起当地居民猎取转售图利,因而面临强大压力。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濒危物种。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3 15:5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