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金刚鹦鹉
鸟纲鹦鹉科的鸟类
蓝绿金刚鹦鹉(学名:Anodorhynchus glaucus)是鸟纲、鹦鹉科的金刚鹦鹉。尾极长,属大型攀禽。体长约68-72厘米头大而灰白,头顶部几乎是蓝绿色,鸟体羽毛为绿松石淡蓝色,头部和下部带有强烈的灰色调。上尾绿蓝色。具有黑灰色的鸟喙,虹膜浅蓝色,鸟喙为黑色,眼睛外围有裸露的黄色的眼圈,下颌周围和下鸟喙边缘之间具浅黄色新月形裸皮。嘴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用钝舌吸出果肉。
动物学史
进化
化石历史: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Lapa Vermelha、Lagoa Santa和巴伊亚Município de Morrodo Chapéu的Brejões洞穴中发现了李尔氏金刚鹦鹉(Anodorhynchus leari)或(Anodorhynchus glaucus)的化石,其年代分别为距今9,000和12,200年。
分类
该物种与李尔氏金刚鹦鹉密切相关,有人认为异域的李尔氏金刚鹦鹉和蓝绿金刚鹦鹉应该被视为同种。需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许多人担心蓝绿金刚鹦鹉已经灭绝(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没有确切的报道),但国际鸟盟根据对灭绝概率的定量分析,将这种金刚鹦鹉评定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同时考虑到当地人定期报告这种鸟仍然存活,以及并非所有以前的分布区都经过了充分调查。几乎所有关于该物种(以前的)分布、栖息地、行为和基本生物学的信息都来自历史记录。由于非法诱捕和栖息地破坏,四种蓝色金刚鹦鹉的数量急剧下降,蓝绿金刚鹦鹉是其中一种。蓝绿金刚鹦鹉分布广泛,但可能分布在阿根廷北部、乌拉圭东北部和巴西南部主要河流的中游沿岸,但只有少数20世纪的报道。
濒危
没有关于该物种种群或趋势的经验数据。由于记录的丰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该物种的当代记录中得出历史种群估计值非常困难。在18世纪下半叶,该物种被描述为在乌拉圭河东岸大量存在,而在巴拉圭沿岸则变得稀少。阿扎拉和多比尼等博物学家在巴拉那河沿岸的旅行记录表明,这种鸟在19世纪初仍然在当地或相当常见,但在1860年之后,没有进一步的博物馆标本,而且捕获的鸟也非常少。事实上,大约在这个时候,种群似乎崩溃了,因为霍姆伯格1895年对阿根廷动物群的普查将该物种列为“非常罕见”。到1979年,西克和特谢拉发出警告,称该物种在20世纪没有被记录过,这在出版时是正确的,这表明任何剩余的种群都非常小且局部化,后续记录的匮乏只能证实这一点。假设它仍然存在,全球种群估计由不到20个成熟个体组成。
形态特征
蓝绿金刚鹦鹉体长约68-72厘米,喙63-68毫米,翼352-373毫米,尾长340-381毫米。跗长34-40毫米。是一种蓝绿色的大型金刚鹦鹉。头部和胸部呈灰绿色,鸟体羽毛为绿松石淡蓝色,下体绿色较多。喉部呈深灰色或棕色,脸颊和上胸部呈浅绿色。上尾绿蓝色。具有黑灰色的鸟喙,鸟喙很大,钩状,为黑色。眼呈棕色,虹膜浅蓝色,眼周有一圈黄色的眼环,眼睛周围及下颌周围和下鸟喙边缘之间具浅黄色新月形裸皮。下颚两侧有浅黄色泪滴状垂片。尾巴细长尖锐。
蓝绿金刚鹦鹉有10条全长初级飞羽、12条次级飞羽,还包括3条三级飞羽,以及12条尾羽。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基础换羽后,成鸟就有了具有确定的外观,并且两性的羽毛相似。羽毛整体呈绿蓝色。头部呈灰色,颈背处逐渐褪色,背部呈蓝绿色。喉咙和上胸部呈灰色,腹部和尾下覆羽呈蓝绿色;尾巴下侧呈灰色。与其他金刚鹦鹉和鹦鹉一样,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尾羽无疑比幼鸟的羽毛更宽、更方正。
近种区别
蓝绿金刚鹦鹉与同属的其他二个物种很相似,与李尔氏金刚鹦鹉很相似,但李尔氏金刚鹦鹉体型略大,头部明显更蓝,体羽的颜色为深蓝色。与风信子金刚鹦鹉也很相似,但风信子金刚鹦鹉体型明显更大,更丰满。颜色为更浓郁的紫蓝色,喙基部有狭窄的亮黄色裸皮。
栖息环境
栖息地是树木稀疏的草地、沼泽和河流边缘,那里长满了棕榈树,尤其是亚泰棕榈树或查泰棕榈树(Butia yatay)。对历史资料的重新评估表明,该物种可能也栖息在草原和大草原上,并不一定依赖于亚泰棕榈树的存在。
分布范围
蓝绿金刚鹦鹉曾经广泛分布,大多数记录只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南部、乌拉圭东北部和巴西巴拉那州以南地区有分布。它是主要河流(乌拉圭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中游和邻近地区的特有物种,大多数记录来自阿根廷的科连特斯省。在19世纪下半叶之前或早期,蓝绿金刚鹦鹉变得稀少。20世纪曾有少量当地报告,最后一次可能的观察和当地报告是在1990年代末和2001年在巴拉圭的姆巴拉卡尤(Mbaracayu)。
模式产地:南美洲南纬27°至30°之间,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沿岸。
生活习性
蓝绿金刚鹦鹉是留鸟。通常成对或集小群活动。在野生条件下和风信子金刚鹦鹉一样,喜欢棕榈树的坚硬种子,而蓝绿金刚鹦鹉特别偏好一种名为“亚塔棕榈树”(Butia yatay)的种子。此外,树上成熟或是未成熟的果实、浆果和蔬菜也都是该鹦鹉的次要食物。
蓝绿金刚鹦鹉会发出令人不快的尖锐叫声,类似“ar ar ácá”。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为12月至翌年1月。在悬崖或陡峭河岸的洞中筑巢,例如河岸,较少在树洞中筑巢。繁殖速度很慢,一对鹦鹉每窝仅产2枚卵。寿命平均为10.4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7月15日——极危(CR)。
种群现状
该物种在19世纪下半叶初期变得稀少,自20世纪以来只有少数报告。最后一次对该物种的观察可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001年在巴拉圭的姆巴拉卡尤(Mbaracayu)。如果种群仍然存在,那么数量可能非常少。根据2017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开发的方法(Akcakaya等人 2017年、Keith等人 2017年、Thompson等人 2017年,Butchart等人(2018年)根据记录和调查计算出它现存的概率为0.425,根据威胁计算出它现存的概率为0.127。
没有关于该物种种群或趋势的经验数据。由于记录的丰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该物种的当代记录中得出历史种群估计值非常困难。在18世纪下半叶,该物种被描述为在乌拉圭河东岸大量存在,而在巴拉圭沿岸则变得稀少。阿扎拉和多比尼等博物学家在巴拉那河沿岸的旅行记录表明,这种鸟在19世纪初仍然在当地或相当常见,但在1860年之后,没有进一步的博物馆标本,而且捕获的鸟也非常少。事实上,大约在这个时候,种群似乎崩溃了,因为霍姆伯格1895年对阿根廷动物群的普查将该物种列为“非常罕见”。到1979年,西克和特谢拉发出警告,称该物种在20世纪没有被记录过,这在出版时是正确的,这表明任何剩余的种群都非常小且局部化,后续记录的匮乏只能证实这一点。假设它仍然存在,全球种群估计由不到20个成熟个体组成。
主要威胁
该物种与李尔氏金刚鹦鹉的相似性使得人们能够找出其已知范围内最可能的食物(亚泰棕榈[Butia yatay]);这种棕榈树是土壤良好的指标,是早期殖民者清理的主要目标,大面积的棕榈林要么被砍伐,要么由于牛群放牧而无法再生。其他栖息地破坏也可能很重要,例如长廊森林的大规模消失。该物种被大量用作食物,这一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悬崖上筑巢的习性,而且该物种也可能被视为农业害鸟而受到迫害。
参考资料
Glaucous Macaw Anodorhynchus glaucus.The IUCN Red List.2024-02-01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4 09:4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