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蚕蛾
蚕蛾科褐白蚕蛾属昆虫
灰白蚕蛾,Ocinara varians (Walker, 1855),属鳞翅目蚕蛾科褐白蚕蛾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份。
形态特征
雄翅长9-llmm,体长6-8mm;雌翅长12-13mm,体长9-1lmm。头顶白色,头顶后方污白色至黄色,触角双栉状,25-27节,端部4节栉齿明显变短,栉枝污黄色,触角干色浅;胸部污白色,后缘毛黄褐,胸足污白,各足外侧有褐色鳞毛,胫节上有长毛丛,腹部棕褐色;前翅前缘棕褐,中部及近顶角处有深棕色斑,顶角下方略内陷,外缘中部有深色斑;内线、中线及外线呈不太明显的灰褐色波状带,在内线及中线间有不规则的浅色圆形斑,中室端有肾形斑一个;后翅中部有浅色横带,外缘线色浅,缘毛棕褐色,后缘有纵排的灰褐色点,翅面有蓝色光泽;前、后翅反面色稍浅,后翅中室有一小黑点,后缘及其内侧有深棕色横纹。
雄外生殖器的爪形突粗壮,顶端膨大,有勺状钩弯向内下方;背兜侧突片状;抱器长指状,向内侧下方弯曲,抱器背基突呈片形;阳茎基环三角形,基腹弧粗壮;囊形突长,端部钝。阳茎弧形,顶端有细齿,端膜有小棘,盲囊长。
腹部第八背板高宽相等,上部中间凹隐深,两侧有乳突,下部边缘弯曲;第八腹板
上部较平,下部呈双叉,内部叉短小,外侧叉长于内叉2/3,各叉顶端尖。
生物学特性
在广西凭祥地区1年发生7代,最短的一代为24天,最长的一代(跨年)为184天。此虫以蛹越冬。4月下旬成虫羽化,5月上旬产卵;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孵化;5月中、下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孵化出第二代幼虫;6月中、下旬化蛹,6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上旬孵化出第三代幼虫;7月中、下旬化蛹;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8月上、中旬孵化出第四代幼虫;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羽化成虫、产卵并孵化出第五代幼虫;9月上、中旬化蛹; 9月中旬成虫调化并产卵j 9月下旬孵化出第六代幼虫; 10月中、下旬化蛹;10月下旬成虫羽化并产卵;11月初孵化出第七代幼虫;12月下旬化蛹越冬。 成虫在一天中均有羽化,羽化高峰期在19:00-21:30时。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 交尾时间有的长达90分钟。卵一般散产在树叶背面、枝条或树干上,以产在叶背居多。在常温下,卵的孵化率较高,一般为 95%,高的达 99.9%。卵多在上午孵化,幼虫从卵内啃破卵壳爬出,整个过程需4分钟左右。初孵幼虫有取食卵壳的习性,约20分钟后开始取食叶肉,把叶片咬成一个个小孔洞。2-3龄幼虫取食叶肉,剩下网状脉。4—5龄幼虫从叶边缘向内蚕食,使叶片呈缺刻状,甚至将整个叶片全部吃光。老熟幼虫化蛹前停止取食,在树叶、枝条或树干上爬行,选择化蛹地点。化蛹前花吐丝,在树叶背部、枝条分叉处或树皮缝上结虽,以叶背和树缝较多。茧有单个的,也有2个或多个无规则地排列在一起的。
防治方法
1.为了防止桑螨向新区蔓延,应在产地严格检疫,禁止带卵块桑苗和接穗外运,需经处理,确认安全局才能放行。
2. 冬季利除枝、干上的越冬卵;各代幼虫、婉发生期,捕捉幼虫和摘除茧蛹。将刮下的块和摘下的茧蛹放人寄生昆虫保护器内,待寄生蜂、寄生蝇羽化后放到害虫发生区。
3.推蚕用桑园可用40%敌敌畏乳油、或5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壮蚕用桑园可用25%ap硫磷乳油2500-3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50%二清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上述药剂也可用来防治灰白蚕蛾。此外,可用含菌为100亿孢子/g青虫菌1000倍液喷雾防治灰白蚕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0: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