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毛豆
豆科灰毛豆属植物
灰毛豆(Tephrosia purpurea (L.) Pers.)是豆科灰毛豆属植物,半灌木,高30-60厘米,幼枝有白色疏柔毛。羽状复叶;小叶7-17,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4-14毫米,下面有白色平伏短柔毛,侧脉多而密;叶轴有短柔毛;小叶柄极短;托叶锥形。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轴、花萼及旗瓣的外面均有白色柔毛;花冠紫色或淡紫色,长约7毫米。荚果扁,条状矩形,长3-5厘米,宽约4毫米,疏生短柔毛;种子肾形,长约4毫米。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全世界热带其他地区也有。生于山坡及旷野间。为防砂及海岸固堤植物;枝叶可作绿肥,含麻醉剂,捣烂可醉鱼。
形态特征
灌木状草本,高30-60 (-150)厘米;多分枝。茎基部木质化,近直立或伸展,具纵棱,近无毛或被短柔毛。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叶柄短;托叶线状锥形,长约4毫米;小叶4-8(10)对,椭圆状长圆形至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5-35毫米,宽4-14毫米,先端钝,截形或微凹,具短尖,基部狭圆,上在无毛,下面被平伏短柔毛,侧脉7-12对,清晰;小叶柄长约2毫米,被毛。总状花序顶生、与叶对生或生于上部叶腋,长10-15厘米,较细;花每节2(-4)朵,疏散;苞片锥状狭披针形,长2-4毫米,花长约8毫米;花梗细,长2-4毫米,果期稍伸长,被柔毛;花萼阔钟状,长2-4毫米,宽约3毫米,被柔毛,萼齿狭三角形,尾状锥尖,近等长,长约2.5毫米;花冠淡紫色,旗瓣扁圆形,外面被细柔毛,翼瓣长椭圆状倒卵形,龙骨瓣近半圆形;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线形,无毛,柱头点状,无毛或稍被画笔状毛,胚珠多数。荚果线形,长4-5厘米,宽0.4 (-0.6)厘米,稍上弯,顶端具短喙,被稀疏平伏柔毛,有种子6粒;种子灰褐色,具斑纹,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扁平,种脐位于中央。花期3-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旷野及山坡。
分布范围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地区。
主要价值
枝叶可作绿肥,捣烂投水中可毒鱼;又为良好的固砂及堤岸保土植物。
本种提示
本种的叶形、大小、花序长短和被毛程度变异较大,常分成一些地理亚种和变种,但许多学者只承认是一个大种,而我国产的标本明显存在三个类型。
参考资料
灰毛豆.植物智.
灰毛豆.植物智.
灰毛豆 Tephrosia purpurea|iPlant.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23:2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