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星鲨(学名:Mustelus griseus)是皱唇鲨科、星鲨属的一种鲨鱼。体形颇修长。头平扁。吻中长,呈抛物线。眼椭圆形,眼眶隆脊明显,具瞬褶。前鼻瓣稍延长如叶片状;不达口裂;不具口鼻沟。口裂呈折角状;上唇沟不及上颌缝合部,等长或略短于下唇沟;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上下颌齿同形,多行在使用,上下颌各成一齿带,齿平扁圆凸。喷水孔小。盾鳞具1-3棘突3纵脊。背鳍2个,形状相同,第二背鳍较小;前缘圆凸,后缘深凹,上角钝尖,下角延长尖突;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外角稍后之上方;第二背鳍起点在臀鳍之前;腹、臀鳍皆较第二背鳍小;胸鳍等大或略大于第一背鳍;尾鳍狭长,稍大于头长,上叶颇发达,下叶前部稍突出,中部较低,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钝尖。体一致为淡灰褐色,腹面淡色,体表任何无白点、暗点及暗色斑。
形态特征
出生时体长约长28厘米。成年体长约1米内外。体细而延长。头子扁,中长,头宽比头高为大,头长约为全长的1/5。尾细长,比头和躯干约长1.2倍,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吻中长,背视近三角形,前缘钝尖,侧视尖突。眼椭圆形,前端圆,后端尖;瞬褶平横外露,外侧有1深沟,距第一
鳃孔比距吻端为近,眼径比
鼻孔长约大1.5倍。鼻孔宽大,距口端比距吻端为近;鼻间隔中宽,比鼻孔长约大1.4倍;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状突起,出水孔半露,后鼻瓣后部无半环状薄膜。口颇小,三角形,两侧斜行,前端圆钝,口宽比口前吻长为短,小于鼻孔外侧之间的距离,口长约等于口宽的3/5;下颌稍短,口闭时
上颌齿全露,下颌齿只在缝合处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约等于上颌长的2/9,下唇褶细而较长,约等于下颌长的1/3。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多行在使用,上下颌各列成1齿带,齿平扁圆凸,斜方形。喷水孔小,横椭圆形,两端尖,位于眼角后下方。鳃孔5个,狭小,第三鳃孔宽约与眼径相等,中间3个较宽,最后1个最小,最后2个位于
胸鳍基底上方。盾鳞具3纵嵴,1-3棘突。
背鳍2个;第一背鳍颇大,较后位,距腹鳍比距胸鳍近许多;起点几对着或稍后于胸鳍里角,距吻端与距第二背鳍约相等,或距吻端较近;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几达腹鳍起点上方。第二背鳍稍小;起点前于臀鳍起点,距尾基与距第一背鳍几相等;上角圆钝,后缘深凹,下角延长尖突。
尾鳍颇短狭,约等于全长的1/5。尾椎轴稍上翘,上叶颇发达,下叶前部稍突出,中部低平而短,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钝尖,后缘斜直。
臀鳍小,起点约与第二背鳍基底后的1/3处相对,后缘深凹,里角延长尖突。腹鳍比第二背鳍稍小,位于背鳍间隔前半部下方,起点与第一背鳍下角后端相对或稍后,后缘斜直微凹,里角钝尖微突;鳍脚平扁延长,后端钝尖。胸鳍中大,外角钝尖,后缘凹入,里角钝圆,鳍端伸达或越过第一背鳍起点下方。
体侧面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紫褐色,后缘较浅淡,体无白色斑点。
生活习性
灰星鲨为暖水性近海栖息的普通小型鲨鱼之一,主要食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小鱼等。
分布范围
海域: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包括越南、日本、韩国及朝鲜沿海。在中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台湾东北部海域、南海。
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菲律宾(不确定)。
繁殖方式
胎生,一胎可产下5-16尾,胎儿具卵黄囊胎盘,连于母体子宫壁上,脐带很长,子宫分成多室,胎儿各居一室。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主要价值
灰星鲨主要是以拖钓、拖网等渔法捕获,全年均可捕获,但以夏季至秋季较佳。红烧、煮姜丝汤或加工成鲨鱼腌皆宜。
肉:具有健脾益气,滋补强壮,祛瘀消肿。主治久病体虚,脾虚浮肿,伤口愈合缓慢。
皮:具有解诸鱼毒,消积。主治食鱼中毒,食鱼成积不消。
翅:具有滋补强壮,益气,补虚,开胃。主治气虚,血虚,胃虚,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