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旱獭(学名:Marmota baibacina)别名天山旱獭、阿尔泰旱獭,属于
啮齿目、
松鼠科、
旱獭属的一种大型地栖
啮齿类哺乳动物。体短身粗,毛长而松软,体背部毛色沙黄或沙褐色。
形态特征
外形
灰旱獭体短身粗,四肢短;成兽体长400~580mm,体重3000~7500g;后足长74~87mm;足较宽大,爪粗而短小,拇指退化。尾耳皆短,尾长90~130mm,不及体长的1/4,耳长小于30mm。雌体乳头6对。
毛发
毛长而松软。背腹毛色差别十分明显,体背毛色为沙黄或沙褐色,并在此色调背底上露出大量细针毛的黑色,或黄褐色毛尖。口围白色。前额、头顶、耳下及颊部的具黑色或棕黄、淡褐色毛尖的细针毛短而密,致整个色调较体背为深暗,但与其周围无明显界限。体侧及四肢外侧毛色与体背相似,或较之略微浅淡。整个腹面及四肢内侧均为纯深棕黄色,或铁锈色。尾上面毛色同体背,下面毛色同腹面,尾端毛黑褐色或浅棕黄色。
头骨
颅骨较宽,颅全长小于95mm,颧弓后部明显扩张,宽约颅长的63%,鳞骨的眶后突起十分发达,明显突向前方,是为区别于其它种旱獭的最重要头骨特征。颅上面略呈弧形,鼻骨内缘比外缘短,故后端中间形成一尖楔状缺刻;鼻骨后端约与前颌后端在同一水平线或稍有超出。上颌骨眶突较大,其前缘与整个泪骨后缘形成骨缝;眶突前孔较大,呈扁圆形。下颌骨之关节突起的关节面向前探出,如屋檐状;喙突明显后钩;喙突与关节突之间的切迹浅而宽。左右上齿齿列之间距离前端较后端宽。
生活习性
食性
灰旱獭的食物较为单纯,夏季主要食禾本科和莎草科及豆科多种草类的绿色部分。早春出蛰时挖食草根,秋季也食少量昆虫。在人笼养条件下喜食蒲公英花及各种蔬菜。灰早獭食量较大,进食后胃重可达200~300g。
冬眠
灰旱獭为典型的真正冬眠动物。1年中有半年以上的时间深眠于洞穴中,只有5~5.5个月营地面活动。其出蛰和入蛰未见有明显的外界信号。一般说来,积雪消融,植物萌发和气温稳定在0℃以上时开始出蛰,入蛰时间则与植物枯黄、落雪、气温接近零摄氏度时大体一致。天山山地森森草甸草原带和山地草原的旱獭一般于3月初开始出蛰;高山及亚高山草甸草原带旱獭的出蛰时间要比上述2个植被带推迟10~15天。
洞系
灰旱獭营家族式的群落穴居生活,一个洞系为一个家族,一个家族有数只旱獭,洞群所占面积之大小,视其被使用的时间而异,小者30~50㎡,大者可达500㎡。每一洞群由数目不等的居住洞和临时洞组成。临时洞十分简单,无分支,略有弯曲,洞道较浅,通常深不超过2m、洞长不超过5m。临时洞多数散布在洞群周围,在觅食地内亦有。临时洞进一步加工可以改造成为居住洞。居住洞地下结构比较复杂,洞道弯曲,分支较多。洞道第1拐点多位于距洞口1~1.5m处,洞道长18.4~50.4m,有巢室1~4个,容积0.61~1.51m3窝巢卵圆形,容积0.08~0.38m3;巢底垫以杂草茎叶,厚7~10cm。居住洞的地面洞口数以单洞口和双洞口的洞系最多。在2~5个洞口的洞系中,主要洞口与最远洞口之间的距离大多数不超过10m。
居住洞分夏季洞与冬季洞两种。早春出蛰后旱獭由冬季洞迁入夏季洞。但严格的季节性专用洞一般较少,而最多的是冬夏两用的居住洞系。冬夏两用洞内的浅巢(距地面垂直深不超过1.5m)是旱獭夏季使用的寝巢;深巢(距地面垂直在1.5m以下)为冬季蛰眠用的寝巢。浅巢因距地面较近,其微小气候与地面环境气候相差不如深巢之大,故在春季醒眠之后,即由深巢移至浅巢,以渡过整个地面生命活动(包括繁殖、育幼、肥育)周期。旱獭以陈旧的废巢作为厕所。此外,在一些洞道的盲端或通路上,常有10~20个堆在一起的光滑坚硬且不甚规整的小泥丸。
活动
灰旱獭出蛰后最初几天活动性不大,多在冬眠洞附近积雪先消融,植物开始萌芽的小块地段活动,活动半径一般不超过50m,3月末4月初由于食欲增强,早春食料不足活动性明显增大,活动半径近百米或更远,4月中旬部分个体由冬眠洞迁入夏洞,达性成熟旱獭与亲兽分居及一部分家族成员的离散,与邻近家族的成员合并。这样的家族重新组合,致使此时的移动性急剧增大,达到地面活动的高峰,4月末及5月初上述生命活动已大体结束,加上地面一片青绿,饲料充足,雌獭处于分娩或哺幼阶段,故移动减弱,家族的觅食区域趋于稳定,每一个家族大体上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巢区。巢区的范围大体上是它们的居住洞和临时洞,联接起来所构成的范围稍扩大。有时相邻家族共同利用个别临时洞以致巢区出现重叠,但相邻家族的个体成员之间接触并不频繁。在哺乳期,雄獭移至哺乳洞不远处的洞内居住,但它对哺乳巢区的保卫却十分勇敢。6、7月及8月上半月为旱獭肥育期,觅食活动十分频繁,8月下旬活动减弱,一般多在洞口伏卧,很少到远处觅食。入蛰前数日不再取食,并将胃道内的内容物完全排除,以便于深眠。
灰旱獭营典型昼间活动。夏季出洞活动时间大体与日出、日落及居住洞的洞口被阳光直射到的时间相一致,但以日出后日落前3小时的一段时间为活功高峰(双峰型),炎热的中午前后则回洞休息,早春与晚秋因晨昏气温较低,故多在中午出洞到地面活动(单峰型)。
生长繁殖
灰旱獭均一年繁殖1次,年产1窝幼仔。性成熟较晚,需经两次或三次冬眠方达性成熟。出蛰后即开始进入交配期,4月中下旬大批分娩,妊娠期35~40天,每胎1~13只,其中4~9只的最多,平均6.15只,雌雄比为1:1.15。哺乳期约30天,幼獭于5月初(山地草原带)或5月未或6月初(高山及亚高山草甸带)开始出现于地面。
年龄组成为当年出生的幼獭占27%,2~3龄的亚成体占18%,4龄以上的成体占55%。灰旱獭种群繁殖力较弱,数量的年增长幅度有限,单位面积内密度水平较低,而且恒定,决定这一特征的基本原因取决于:性成熟晚,达到生育年龄的个体,只占整个种群的32%~55%;在性成熟的雌獭中每年只有32%~51%的个体参加繁殖,仔獭死亡率较高,从5月下旬出现在地面至入蛰前,有40%左右的仔獭被淘汰。
栖息环境
灰旱獭为典型的草原啮齿动物,主要栖息于高山草甸、森林草原和山地草原中植被生长茂密的地方。垂直分布的上限为海拔3700m,下限为1200m。其洞道多挖掘在岩石坡或在较为潮湿的高山草原沟谷两岸的灌丛下,尤其喜栖居在向阳的山坡和开阔的山间平地。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则主要栖息于较湿润的迎风坡。
分布范围
中国以内分布于新疆的
福海、
和丰、塔城、
博乐、昭苏、
新源、
尼勒克、精河、沙湾、玛纳斯、吁图壁、昌吉和乌鲁木齐等。中国外分布于苏联境内的天山山地、塔尔巴哈台山地、萨吾尔山地、阿尔泰山地、西萨彦岭、托姆斯克、新西伯利亚和蒙古阿尔泰西北部。
亚种分化
主要价值
灰旱獭的毛皮板厚结实,毛被致密而富有光泽,可制裘;针毛平齐、绒毛丰厚,适宜做衣帽;尾毛和针毛刚性好,是制作高级画笔的上等原料。
危害
灰旱獭栖息地多为优良天然春夏牧场,故旱獭对牧草的收成有一定的危害。旱獭洞群、洞口土丘和跑道可以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牧草生长。旱獭在挖洞活动中将地下贫瘠多石的土壤翻到地表,使地区的植被发生改变,生长一些牲畜不喜食的荨麻、糙苏等植物。据在呼图壁和玛纳斯的调查,每公顷草场内旱獭的各种洞口平均为100个左右。若按每一洞口危害面积2平方米计算,则有2%的草场面积为旱獭所破坏。灰旱獭在破坏植被的同时,还同牲畜争夺饲草。据统计,一只成年獭在活动季节内可以吃掉50~100公斤优质牧草。
灰旱獭是天山森林草原、高山草原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也是哈萨克斯坦及吉尔吉斯天山山地鼠疫疫源的重要储存宿主。灰旱獭还是类丹毒,森林脑炎及假结核、枪形吸虫病、Q热、钩端螺旋体、毒浆体病的病原体携带者。
防害措施
防治时间
猎脯期:为了猎取合乎要求的皮革毛,应于出蛰至5月下旬或8月中旬至于入蛰期间进行。
消灭期:整个旱獭活动期都可进行,但熏蒸法只不过适用于夏季气温较高的时期。
防治原则
旱獭利害兼顾,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措施。旱獭的皮毛和油脂价值很高。故多采用消灭与利用相结合的办法。它不吃人工投放的各种毒饵,故不能用毒饵法消灭。原则上旱獭分布区内所有的均应加以消灭。但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多困难。因此,首先应当注意旱獭最喜欢栖居的地段是山麓平原和山地阳坡下缘高密度地区,而这里也是冬春牧场需要特别加以保护的地区,采取不断消灭的办法以便继续消灭新迁居进的个体,然后再根据人力和物力扩展到其它地段进行消灭。
防治方法
捕杀:使用最多的有大型弓形夹和多股细铁丝制成的圈套。弓形夹较笨重,较贵,但捕获率高。一般在密度高的未开发地区,用圈套较好;而在密度低的地区,或在反复灭獭后,用弓形夹较好。旱獭对洞口环境的改变甚为敏感,使用工具捕杀时须注意伪装。
枪杀:用小口径步枪和各种猎枪射击。
熏杀:可用氯化苦、溴甲烷、磷化铝、磷化钙、氰化钙及牛粪烟剂熏杀。由于洞道长而复杂,容积大,熏蒸剂的用量也大,如氯化苦每洞50~100克、氰化钙每洞50克(主要用于处理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