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洛阳宫灯)
河南省洛阳市传统美术
灯彩(洛阳宫灯),河南省洛阳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洛阳宫灯走出皇宫的,是汉明帝刘庄,也就是刘秀的第四子。他在位时,印度佛教刚刚传入中国,但发展迅猛,上至皇公大臣,下至走卒贩履,无不虔诚皈依。此前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道教着了慌,为挽回颓势,提出要和佛教斗法。
东汉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十五,洛阳白马寺的南门外,东边和西边各搭一个高高的法坛,道教这边500多个道士全副武装,佛教那厢只有竺法兰和摄摩腾两个人。先论辩教义,两个时辰后,道教败北。
佛教大获全胜,声名大震,汉明帝兴高采烈,下旨全国范围内弘扬佛教,还要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夜,家家户户要悬灯礼佛。从此,洛阳宫灯从皇宫走入民间,从洛阳走向全国,并与正月十五“灯节”紧紧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转眼到了隋朝,洛阳宫灯异彩又放,隋炀帝杨广在大业二年(606年)正月和大业六年(610年)正月,为了显示国威,招待少数民族首领,曾下令两次调集民间艺人进京,于是天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云集洛阳。正月十五日,洛阳端门外和建国门内一带,处处张灯结彩,从昏达旦,整整热闹了一个月。
唐朝时,洛阳为东都,灯节时间定为3天,这3天内,家家灯光,处处烟火,无论男女老少,尽情游玩。元稹的《灯影诗》“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说到唐玄宗,洛阳宫灯里还有一段传说。《太平广记》载,唐玄宗在正月十五日夜晚,于上阳宫内大摆彩灯,光照宫室,明如白昼。当时,东都有个工匠叫毛顺,心多巧思,利用彩绸打结,做成灯楼20间,楼高150尺,上面悬挂金翠珠玉等物,微风吹来,铿锵悦耳,又以灯光照射,呈现出龙螭虎豹飞腾跳跃的形状。富丽堂皇可以想象。
后来,宋朝定都开封,洛阳为西京,灯节时间更长,灯会规模和灯制形状也越来越多,种种奇思妙想被匠人融 入到制灯中,真是琳琅满目,光耀天下。宋朝的灯节,比唐朝多了两天,在正月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八。就在这延至5日的灯节中,产生了一首千古不朽的爱情杰作,这就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催生这一首美丽诗歌的,就是这洛阳的宫灯,因为欧阳修曾于仁宗天圣九年任西京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到了清代,洛阳已远离国都,随着政治经济地位的下降,灯节规模比以前也大有缩减,但仍较可观。
文化特征
洛阳宫灯较大的一个“与众不同”,就是可以在用时撑开,不用时合上,伸缩自若,收藏方便,因此深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不过,旧时洛阳宫灯并不像当下所见的灯笼,中国各地一片红。传统的洛阳宫灯,红颜色的较少,除了 一些有特定用途的,比如还愿灯,还有一些玩灯为红色外,多为白绢或白纱做面。大约制灯,只为观赏,红颜色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旧时更注重实用性,白灯更亮照得更远,灯面题字,看得清,还看得远。
与现代人的印象不同,古代的洛阳宫灯并非与所见灯笼一样都是红色,那时的洛阳宫灯用红色的其实较少,除一些有特定用途的灯,如还愿灯、玩灯等之外,多是用白绢或者白纱做面,因为这样灯可以更亮,照得更远,灯面的题字也会看得清楚。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宫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可谓是名师高徒、人才辈出,其产品也是远销国内外。 当下中南海怀仁堂挂的就是洛阳宫灯。洛阳宫灯有数百个品种,制作技术也更加完善,为中国人民增添了较多节日的喜庆色彩。
洛阳人逛灯,除图个热闹喜庆之外,别有另一番深意。老辈人讲,洛阳旧俗有“逛灯节,消百病”的传说。所以在旧社会,一到正月十五,街上观灯的人山人海,就连平时不出门的大家闺秀、姑娘小姐,也一改往日矜持,三三两两走上街头,看灯赏灯,以求吉祥如意。
制作工序
洛阳宫灯从开始动手到一个灯做成,得大大小小八九七十二道工序。只说这撑灯做骨架用的竹篾,就有选竹、截竹简、劈竹篾、刮竹窍、钻篾眼、配篾数、串羹等近10道工序,而这,仅仅是做宫灯的开头。
灯篾刮好,始做灯座,做好的灯座插上竹篾和灯绊,将灯形捏好,糊上灯绸,这灯才算做成了。做好的宫灯,多要写字或画画的。宫灯上写字,字体多扁形,称“灯体字”。
题材作品
洛阳宫灯在品种上可以分为张合架纱绸宫灯、拼装架方型彩绘宫灯、拼装架多角彩绘宫灯和玩灯、花灯、纸灯四大类。这四大类中又可以分为多个小类,它们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洛阳宫灯家族。
张合架纱绸宫灯张:合架纱绸宫灯的较大特点,就是可以在用时撑开,不用的时候又可以合,上,伸缩自若、收放方便。这类宫灯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圆样宫灯、老样宫灯(蛋圆形)和清化样宫灯(长圆形)。其中,圆样宫灯也叫门灯,主要是用于大门的装饰。古代的富贵人家在逢年过节时,都要在大门外的门檐下挂两个灯笼,庄严中透着肃穆,喜庆中映着富贵。老样宫灯,即蛋圆形宫灯,这是一种传统式样,主要是作为商店的字号灯,灯上写有店铺的字号和经营内容,其灯型美观、字型讲究,借此来引起路人注意。清化样宫灯,即长圆形宫灯,它是从清化县(今焦作博爱县)流传过来的,多作为“官衔灯”和“还愿灯”,灯上会写有官衔名或者心里的愿望。
拼装架方型彩绘宫灯:这类宫灯一般都呈方形,有“方白绢”、“方罗汉”、“粗方灯”等几个品种。这类灯的骨架是用木头做成的,有胡桃木、椴木、杨木等,富贵人家还会用红木、紫檀木等,而且能拆能卸,收藏十分方便。方形宫灯的灯架四边,都有透雕花边,灯面还有书法、国画等做装饰,一般都是由当地名人动笔,书写一些古今诗词,描绘一些山水花鸟。
拼装架多角彩绘宫灯:多角宫灯也是采用木架结构,既有能拆能装的活动架,也有不能拆装的固定架,其木质与方形宫灯相同。这类灯的品种有六角龙头宫灯、扇面宫灯、桌灯、盒灯及各种壁灯等,而且灯架周围也有透雕花边,有的还有浮雕,非常精美。
玩灯、花灯、纸灯:这类灯多是元宵节时儿童提灯游玩用的,灯型较多,有固定型、活动型、操纵变换型等,常见的品种有猴灯、羊抵头灯、走马灯、玉兔灯、仙鹤灯等。因为是小孩的玩物,所以这类灯的做工一般比较粗糙,较少有做工细致的。灯面有纱、绢等做的,也有用纸糊的。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作为老样宫灯的圆形纱灯是洛阳宫灯的主打产品,它以洛宁县出产的青竹制成篾骨,外糊纱绢,上面以文字或图案进行装饰。这种灯的形制能长久保持原貌不走样,骨架可开可合,宜于收藏。
传承状况
过去洛阳制灯艺人众多,涌现出杜、李、王等一批宫灯世家,多已衰落,只剩王家还有传人。如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洛阳宫灯这一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之花将难以避免迅速凋零的命运。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公布,洛阳市文化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灯彩(洛阳宫灯)”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灯彩(洛阳宫灯)项目保护单位洛阳市文化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20年10月23日—27日,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举办,展会上展出了洛阳宫灯作品。
2017年1月28日至2月15日,中国·洛阳大宋名相园宫灯文化节在洛阳大宋名相园举行。活动上展出了洛阳宫灯作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9 10:18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