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孢囊线虫病
植物病害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由大豆胞囊线虫引起的、发生在大豆的病害,俗称“火龙秧子”,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黄早落、花期延迟、花器丛生,花及嫩荚萎缩,结荚少而小,甚至不结荚;病株根系不发达,支根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发病初期病株根上附有白色或黄褐色如小米粒大小颗粒。
病原特征
大豆孢囊线虫病病原为大豆胞囊线虫(学名:Heterodera glycines),属动物。大豆胞囊线虫孢囊深褐色,呈柠檬形;阴门锥突出明显,膜孔类型为双半膜孔,近半圆形;具有发达下桥,下桥附近有许多长条形泡囊。2龄幼虫螨虫形,口针发达,口针基部球强大;尾呈圆锥形,尾端钝圆,透明区明显、较长,约为尾长的1/2。
研究表明,在中国侵染大豆和烟草的大豆孢囊线虫在形态、ITS序列SSR标记的遗传结构上没有区别,但寄主和环境适应性及寄生性差异明显。侵染大豆的大豆孢囊线虫几乎不能侵染烟草;侵染烟草的大豆孢囊线虫在烟草上繁殖良好,但只能够轻微侵染大豆,是大豆孢囊线虫新的生理分化类型。大豆孢囊线虫由于致病力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中国鉴定出的小种有1、2、3、4、5和7号。1号小种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山东潍坊及胶东半岛、江苏等省大豆生产地县;2号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聊城、德州等地区;3号小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大豆主产地区。4号小种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及北京等省市大豆主产地区;5号小种分布在吉林、安徽、内蒙古等地县;7号小种分布在山东、河南大豆产区。
为害症状
地上部症状:大豆幼苗期受害后生长迟缓,子叶及真叶变黄,成株期植株明显矮化、瘦弱,叶片由下向上变黄,叶柄及茎顶部呈浅黄色。花期延迟,花器丛生,结荚率低,豆粒不饱满甚至不实,严重者全株枯死。
地下部症状:病株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须根增多,根上有密集的白色至黄白色或褐色的突起,大小约0.5毫米,此即为大豆孢囊线虫的孢囊(雌虫),这是鉴别是否有大豆孢囊线虫发生的重要特征。病株固氮根瘤明显减少,甚至不结瘤,被害根表皮龟裂,极易遭受真菌和细菌侵害而引起腐烂,使病株提早枯死。
分布范围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性大豆病害,主要大豆生产国如美国、加拿大、巴西、哥伦比亚、埃及、朝鲜、印度、中国和日本都有大面积发生。在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尤以东北三省西部干旱地区如辽宁省康平、吉林省白城地区、黑龙江省的肇东、安达、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区发生严重。
侵染循环
病原线虫是一种定居型内寄生线虫,以2龄幼虫在土中活动,寻根尖侵入。孢囊线虫以卵和少量幼虫在孢囊内于土中越冬,有的黏附于种子或农具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孢囊角质层厚,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孢囊线虫自身螨动距离有限,主要通过农事耕作,田间水流或借风携带传播,也可混入未腐熟堆肥或种子携带远距离传播。虫卵越冬后,以2龄幼虫破壳进入土中,遇大豆幼苗根系侵入,寄生于根的皮层中,以口针吸食,虫体露于其外。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体内形成卵粒,膨大变为囊。孢囊落人土中,卵化可再侵染。2龄线虫只能侵害幼根。秋季温度下降,卵不再孵化,以卵在孢囊内越冬。
流行规律
影响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病的因素以温、湿度影响最明显。大豆孢囊线虫发育最适温度为17~18℃,10℃以下和35℃以上幼虫不能发育为成虫;最适土壤湿度为60~80%,孢囊对低温、干旱耐力强。碱性土壤最适宜线虫的生活繁殖,pH值小于5时,线虫几乎不能繁殖。通气良好的砂土和砂壤土及干旱瘠薄的土壤也适于线虫的生长发育。轮作与发病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连作大豆,线虫数量迅速增加,而种植一季非寄主作物后,线虫数量便急剧下降。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6 16:02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