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赤疮
中医病名
火赤疮,中医病名。是指以皮肤起燎浆水疱,小如芡实,大如杏核,皮破流津,缠绵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多于中年以上发病。本病慢性经过,易于反复,迁延不愈。
名词解释
是指以皮肤起燎浆水疱,小如芡实,大如杏核,皮破流津,缠绵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多于中年以上发病。
病因
由风热毒客于皮肤,搏于血气而生。
病机
因心火脾湿,兼感风热暑湿之邪,熏蒸肌肤所致。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症状:皮肤粘膜大疱性损害,初起有灼热,瘙痒,破溃后发生疼痛,多伴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2.体征:大疱壁薄、松弛、易破,疱液澄清或混浊,疱周大多无红晕,用手指压迫水疱,疱壁即向周围扩大,可与邻近水疱融合,或以手指摩擦水疱周围的皮肤,表皮即与真皮分离,此现象称之为尼氏征阳性。
病证鉴别
1.溻皮疮:多见于新生儿,皮损为红斑上发生水疱,疱壁松弛,破后表皮大片脱落,露出鲜红色肉面,状似水火烫伤。
2.面游风:自觉剧痒,无火赤疮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可以鉴别。
相关检查
诊断本病还可依据病理检查示:表皮棘细胞松解征阳性;疱底刮取组织涂片,Giensa染色,可见火赤疮细胞;组织病理变化显示棘层松解,并有表皮内裂隙及水疱形成;皮损及周围正常皮肤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细胞间有火赤疮抗体沉积,根据沉积部位尚有助于分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血清抗体的滴度,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本病从虚实、脏腑来辩证。实证表现为起病急骤,水疱迅速扩展或增多,糜烂面鲜红;虚证表现为病程日久,已无水疱出现,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心脾积热表现为燎浆水疱,反复新起,疮壁松弛,流汁较多,甚则口糜舌烂。
治疗原则
多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祛湿解表的药物。对正气不足与津液消耗等,可以用补气、养血、滋阴等药物。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清脾除湿饮。
证治分类
1.热毒炽盛证
证候:起病急骤,水疱迅速扩展或增多,糜烂面鲜红,身热口渴,便于溲赤,舌质红绛,苔少或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常用药:生石膏、生地黄、知母、犀角、牡丹皮、赤芍、玄参、黄连、栀子、黄芩、连翘、桔梗、竹叶、甘草。
2.心脾积热证
证候:燎浆水疱,反复新起,疮壁松弛,流汁较多,甚则口糜舌烂。兼见心烦不眠,胃纳呆滞,腹胀便溏,甚则恶心呕吐,舌尖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心泻脾。
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
常用药:栀子、黄芩、丹皮、茯苓、白术、苍术、茵陈、泽泻、麦冬、生地、野菊、甘草。
3.气阴两亏证
证候:病程日久,已无水疱出现,倦怠无力,气短懒言,或五心烦热,舌质淡红,苔少或苔剥,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阴、清解余毒。
方药:参芪知母汤加减。
常用药:太子参、麦冬、知母、十大功劳、鳖甲、丹参、茜草、芡实、白花蛇舌草。
其他疗法
1.银花、地榆、野菊花、秦艽,煎水外洗,或三黄洗剂,外搽。
2.酌情选用清凉膏(石灰、麻油)、石珍散(煅石膏、真轻粉、青黛、黄柏)、青黛散,麻油调搽。
3.粘膜损害,以青吹口散、养阴生肌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外吹或外涂。
转归预后
本病慢性经过,易于反复,迁延不愈。 
文献摘要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七十四卷火赤疮中说:“此证由心火妄动,或感酷暑时临,火邪入肺,伏结而成。初起小如芡实,大如棋子,燎浆水疱色赤者为火赤疮;若顶白根赤,名天疱疮。俱延及遍身,掀热疼痛,未破不坚,疱破毒水津烂不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1 13:45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病因
病机
诊查要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