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水”在古代也读作“溧水”,地名溧水和溧阳也是因为濑水流经而有的。濑水的高淳段叫胥河,溧阳段叫南河,宜兴段叫南溪河。还有人认为濑水就是史书上说的“中江”,《汉书·地理志》的丹阳郡芜湖县下注:“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今宜兴)入海”。
茅山以西的淮水和古丹阳湖两个水系也都靠着长江,吴人若从
太湖流域直接向西,连接其中一个水系,就能在江东内陆航行,避开长江风险。最先他们选择的目标是古丹阳湖。
自西向东蜿蜒流入太湖最著名的河流是濑水,它的一个上源在茅山南部。江东的低山之间有不少较低的岗地,以此过渡到平原。濑水上源附近恰好有一段约5公里宽的岗地(在今高淳东坝与下坝之间),岗西不远即是古丹阳湖,这就是说,太湖水系与古丹阳湖水系仅仅是隔岗相望,只要把它掘开,再分别向东西两边挖出一段河道,就能把两大湖的水系连接起来,吴人西进的路程便大大缩短,又避开了长江险段。
公元前585年,吴国寿梦开始称王,第二年与楚国交恶,开始了长时间的吴楚战争,几次战争发生在古丹阳湖边。公元前541年,吴王馀祭在古丹阳湖边筑固城(在今高淳固城镇),设濑渚邑。但三年后就被楚国攻下,楚国遂染指江东。本人推测,吴人这时可能已经挖开高淳岗地通船,只是此水道还处于初级阶段。
明确记载是伍子胥掘开了高淳的岗地。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孙武大举伐楚。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说:“吴国阖闾用伍子胥之谋伐楚,开河运漕,春冬载二百石舟,东通太湖,西入长江”。
吴军这次伐楚,不仅收复了濑渚邑,还一路大败楚军,直到攻下楚国的都城。这是吴国引进人才的重大收获。后人为纪念伍子胥,把今高淳东坝这段连接古丹阳湖与濑水的人工运河叫作胥溪或胥河、胥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