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笛套音乐
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
潮阳笛套音乐,是潮州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潮阳笛套音乐是“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英歌舞、笛套音乐、剪纸)之一。潮阳笛套音乐源远流长,源于南宋,属于套曲式音乐品种,以笛、管、笙、箫为主奏乐器,配以三弦、琵琶、古筝和其它弦乐、弹拨乐等。
起源历史
潮阳笛套音乐源远流长,相传源于宫廷音乐。南宋末年,元兵南扫,宋室垂危,宋帝昺将南逃,京都臣僚赵东斋、许申君(均潮阳棉城人)与宋室驸马吴丙奉令先行南下,策划南撤时置建临时帝阁,故于棉城东山之麓筑行宫,宫廷的衣冠文物,礼乐仪制,随之传入潮阳。时吴丙为朝散大夫(宫廷乐宦),家寓棉城,每逢礼乐仪制,必演奏宫廷的硬软套和笛套音乐,由此,宫廷音乐,得在棉城传播。及至宋亡,行宫为避追究而改为“超真观”,扮为道家供奉的“三清天尊”的洞府,群众称之为“天地坛”,后观被毁,但乐谱及乐技则散存民间,每年旧历八月十八日,民间于棉城南坛举行的赏仙会,据说即为纪念宋亡之日,故所奏之乐皆为“硬软套”和“笛套古乐”,由而笛套音乐进一步流传民间。
至明代,潮阳人陈惇临,职任广西副使,奉旨征交趾有功,封王赏赐,府中礼典也引用宫乐,因而棉城之笛套音乐,又得增益。到了清代,潮阳艺人陈延(正字班名净)、萧育钦(正字皮猴班鼓手)等退休回籍,为适应游神赛会的需要,对笛套音乐有所改进,即把正字的锣鼓点,运用到笛套音乐中去,便创造了乐队可在行进间演奏的颇具气魄的笛套大锣鼓,从而使笛套音乐更加盛行。后绍兴师爷蒋田在潮任幕府,家寓棉城,因其擅长音乐,善于把昆曲、摊簧加工润色了笛套音乐,又形成了闹无宵的花灯锣鼓(即苏锣鼓),使其群众基础更加广泛,因而合流演变为雅俗共赏的音乐鲜花。在潮汕大锣鼓班中,潮阳的笛套音乐独树一帜,凡游神赛会、喜庆欢乐,都少不了它。
音乐特色
潮阳笛套音乐就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两类。潮阳笛套音乐属于套曲式的音乐品种,运用宫、商、角、征、羽的民族调式,具有“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的特点。
潮阳笛套音乐丰富多彩。以笛为领奏乐器的,大体有四个品种:
(一)笛套古乐。以笛领奏,以笙箫管笛为主奏乐器,具有古朴、庄重、豪放、悠扬等特点,宫廷音乐风味极浓,其代表曲目有“四大景”、“灯楼”等。
(二)笛套大锣鼓。是笛套音乐与正字打击乐溶化的大型管弦乐合奏的组合形式,其主奏乐器为笛、管、笙箫、大鼓、斗锣、大钹等,乐曲气魄豪迈,宏伟高昂,其代表曲目有以“牌子”、“武点江”、“风入松”等组成的“樊梨花破金光阵”;还有解放后创新的《渔港丰收》等乐曲。
(三)笛套苏锣鼓(也称花灯锣鼓)。是以昆曲、摊簧加工润色,溶化成为小型打击乐和以笛、管、笙、箫为主的管弦乐合奏的组合形式,不单轻松、活泼,有时风趣、生动。其代表曲目有“倒骑驴”、“小桃红”等。
(四)梵调(庙堂音乐),这是笛套音乐与佛曲的合流,有以笛主奏的纯器乐曲,也有以笛为主奏乐器去伴奏佛曲,梵调前期多由名胜岩寺(东西岩、灵山寺等)引进,后期则在庵堂、善堂中流行。其风味超逸、幽深、飘渺。其代表曲目有“普天乐”、“道场线”等。
此外,曾在潮阳长期流传溶化的硬软套(俗称“五声调”),是研究宫廷音乐的珍贵古乐谱。它纯用古老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组成曲调,以古筝为领奏,有称三弹组奏(三弦、琵琶、筝)。硬套的代表曲目是“倒垂莲”等;软套有着比硬套更为独特的曲式特点,它以古筝定弦为“63”,与潮州音乐的“重三六”定弦“52”所出现的风味很不同。其代表曲目有“日月交”等。对这些古调新探,很有学术研究价值。
表现形式
潮阳笛套音乐的表现形式,大体分为两类,即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
笛套音乐包括笛套古乐(即传统的笛套音乐)和经融合、演变的笛套音乐。笛套古乐基本上届于原汤原味的古代宫廷音乐,它从曲式结构到旋律进行,都保留着宫廷音乐的风韵。其风格特点是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传统色彩,每套乐曲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自成完整的乐段,可以独立演奏。除《四大景》的第二、三、四部分各三个曲子外,其余都是一个曲子,并加标题。它运用中国民族乐曲多段体结构形式,通过不同的发展手法而构成。大体而言,笛套古乐的套曲第一部分是全曲的主题综合,其他各个部分 (即乐段)则是第一部分各主题的发展。用的打击乐器一般是小八音,即小木鱼、五音锣、介钹、木板、响盏、丹音、磬、哲鼓。经融合、演变的笛套音乐,其定调、节奏、套曲结构,基本上与笛套古乐八大套相同,但其调式和旋律韵味却在不同程度上留有汉调音乐的痕迹。也就是说,它是以传统的笛套音乐为主体,适当融化汉调音乐,经过“演变”而成的一种笛套音乐。从它与传统笛套音乐八大套的“既难区别”、“又有区别”这个基点上来看,便可看出其“原型”与“演变”的因素.
潮阳笛套音乐有共性也有个性。就其共性而言,是属于套曲式的音乐品种,就其个性而言,它以笛、管、笙、箫为主奏乐器,并以笛为领奏,并有机地配以三弦、琵琶、古筝和其他的弦乐、弹拨乐等。潮阳笛套音乐从大笛吹奏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有别于其他地方,具有潮阳自己的地方特色——“潮阳味”。由于潮阳人语音较重,丹田有力,读谱与方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方言的本能转化,又必然使读谱者把读谱时的语音本能地注入吹奏时的乐音,这就是潮阳人尤其是潮阳棉城人演奏潮阳笛套音乐乐曲时之所以有着浓重的“潮阳语”韵味的原因,在吹奏方法上是传统的(宫廷式)“龙头凤尾指”,领奏乐器的大笛(横笛)是28节大锣鼓笛,它采用第六孔为1的吹奏法,其定调音高比bA调稍低,而比G调偏高,这样定调,三全其美,即使高音区具有“高亢、激越、响亮、磅礴”的气氛,又使中音区具有“悠雅、清丽、委婉”的特点,而低音区也有“古朴、幽逸、扎实”的妙处。特别是高音区3(即高音3)更具特色,因为这个高音3是其他笛子曲所不同的突破音。此外,如曾长期流传于潮阳的、用“五声调”组成曲调的、以古筝为领奏,以三弦、琵琶、古筝联奏的硬软套等。
代表作品
传统笛套音乐曲目,包括《灯楼》、《四大景》(一景《柳摇金》、二景《金毛狮》、三景《闹元宵》、四景《柳青娘》)、《冲天歌》、《闾欢》、《大金毛狮》、《普天乐》、《山坡羊》、《将军令》、《雁儿落》等。这些乐曲,是古代潮阳“赏仙会”、祭孔时常奏的曲目。
潮阳笛套音乐在历史沿化过程,经不断筛选,总共积留下一百多个曲目曲谱,现将其有代表性的数列于下。
(1)传统笛套音乐曲目:《四大景》《大金毛狮》《雁儿落》《将军令》《冲天歌》《普天乐》《山坡羊》《登楼》《儿欢》《凤凰语》《将水令》《大普庵咒》《雁儿南落》《雁儿北归》
(2)吸收其它乐种、剧种、民间音乐而形成的笛套音乐曲目:《江儿水》《叩赏》《西正宫》《北正宫》《西山茶》《北山茶》《头串》《点龙目》《打桃》《醉云仙》《玉山坡》《水沉吟》《到春来》《东正宫》《南正宫》《东山茶》《南山茶》《古竹马》《玉中良》《三串》《大拜堂》《玩月楼》《下楼迎客》(一)(二)《结相思》《柳摇金》《百家春》《小梁卅》《江儿落》《一粒星》《一点金》《吉凤天》《华春兰》《前庭花》③笛套锣鼓曲目:(分笛套大锣鼓、笛套苏锣鼓两种)
笛套大锣鼓曲目:《大叩皇天》《乐登楼》《浪淘沙》《出阁》《大破金光阵》《莲花峰赞》
笛套苏锣鼓曲目:《宴灯楼》《满天星》《小桃红》《云观天》《马蹄金》《流水》《添花》《渠水欢流》《拦海颂》《红棉吐艳》
当代名家
林立言,自小酷爱潮乐,十岁便学习司鼓并师从潮阳笛套古乐大师郑国瑞。他说,可能因对家乡根的情结,他学艺最感兴趣的就是笛套音乐,他深深被这一以龙笛为领奏,加上古笙、筲、管,伴以古筝、三弦、月琴、秦琴、阮并配以罄、木鱼、哲鼓、响盏等“小八音”套曲式的音乐所吸引。青年时他博采众长,练就自成一体“大方准确,刚柔相济”的演奏风格,又成长为创作乐谱的艺人。
参考资料
潮阳笛套.潮汕特藏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7 21:53
目录
概述
起源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