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育化是指受地下水或渍水引起土壤处于水饱和状态,呈强烈还原状态而形成蓝灰色潜育层的一种土壤形成过程。由于土壤常年渍水,几乎处于完全闭气状态,
氧化还原电位低(Eh值一般低于250mV,有时甚至低于0mV),铁形成低价铁。土壤有机物在厌氧条件分解形成还原性物质与还原态的低价铁、锰成络合物或离子态向下淋移,发生离铁作用。低价铁形成蓝铁矿、硫化亚铁等,使土壤呈还原状态特征的蓝灰色或青灰色,形成潜育层。潜育层在淹水和低价铁存在的情况下,土壤结构破坏,土体呈分散的软糊状;但如果这种潜育层一旦暴露在空气时,好氧和厌氧过程的交替会使土壤形成网纹或铁、锰结核,使其颜色更加丰富。只要满足淹水、有机质存在、缺氧,
厌氧微生物适时而生,潜育化就可能发生。
潜育化过程导致潜育土发育,是有机土的重要形成过程。
3.过度耕垦——我国南方大力推广三季稻,复种指数大大提高,干湿交替时间缩短,犁底层加厚并更紧实,阻碍了透水和透气,故易诱发次生潜育化。另外次生潜育化与
土壤质地较粘、有机质含量较高也有关。
1、开沟排水,消除渍害。在稻田周围开沟、排引水源,排灌分离,防止串灌。明沟成本较低,但暗沟效果较好,沟距以6-8m(重粘土)和10-15m(
轻粘土)为宜。
2、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稻田-养殖系统,如稻田-鱼塘、稻田-鸭-鱼系统。或者开辟为浅水藕、荸荠等
经济作物田。有条件的实施水旱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