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
潘永信,1964年5月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4年5月,潘永信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
1979年—1981年,在荣河中学36班就读。
1985年,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煤田地质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煤田地质专业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8年—1995年,在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地质系工作,担任助教、讲师。
1998年,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9年—200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副研究员。
2000年—2001年,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访问学者,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球与海洋科学系进行合作研究。
2001年7月,受访问奖研金资助在美国明尼苏达岩石磁学所工作。
2002年12月,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2004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进行合作研究。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7年,担任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主任。
201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做访问教授(3个月)。
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岗位教授。
2017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潘永信确定了菱铁矿等多种矿物的热—磁变化规律,拓展了岩石磁学理论和应用范畴;论证了黄土等记录地磁场变化的可靠性,推进了地磁场古强度研究。揭示了地磁场变化与生物圈之间联系的重要证据,提出生物与地磁场协同演化的观点,在中国开拓了生物地磁学研究领域;在磁小体、磁性铁蛋白等生物源磁性纳米矿物的矿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了生物地磁学的应用研究。
双向趋磁细菌收集装置,ZL20081 0225786.1,2012年授权
一种单分散性人铁蛋白的制备方法,ZL2009 1 0244505.1, 2013年授权
一种双功能肿瘤诊断诊断试剂及方法, ZL2011 1 0122433.0,2015年授权
一种具有细胞靶向性的磁性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2012 1 0018276.3, 2016年授权
根据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网站显示,潘永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
人才培养
潘永信担任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潘永信认为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行星科学领域国家需要专门人才,抓紧建设高水平行星科学专业人才队伍,从学生培养做起,吸引有梦想的青年学子学习行星科学,补齐缺乏专业人才这个短板。建议完善跨部门联动联合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同时,我们要发扬科学家精神,发挥行星科学联盟作用,聚焦科学前沿和重大需求,扎扎实实地做好研究工作,建设高水平研究队伍
根据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网站显示,潘永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潘永信和他领导的团队获邀在微生物学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Microbiology》上撰写评论文章,反映了他在生物地磁学研究,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在国际上该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评)
参考资料
研究队伍 > 潘永信 >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3 03:1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