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和永
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潘和永 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也是2019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20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办公室《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公示为“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奉献奖”获得者。
2020年1月2日,2019年度“北京榜样”年榜人物揭晓,获得“北京榜样”提名奖。
2020年11月24日,被表彰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
人物事迹
潘和永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004年,潘和永毅然辞去了乡镇党委副书记职务,到北京创业。经过多年的打拼,发展成现在的集校企合作、国内国际联合办学、自主办学、新ppp模式联合办学、加盟连锁合作办学等形式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以及教育研究等多项业务并存的大型综合教育集团。潘和永专门成立了商鲲教育扶贫办公室,形成了教育与就业捐赠消费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六字”扶贫模式。2017年去贵州考察后,他立即为西部捐赠图书10000册、免费接纳200名贫困生就读。
胸有家国情怀 投身扶贫工程
为提高扶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潘和永抽调精干力量成立集团扶贫工作办公室,在全国率先提出“培养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岗位、改变一个家庭”的职教扶贫理念,在全国特别是北京市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因事因地制宜践行多种帮扶模式,他本人及集团高管先后随全国工商联和北京市工商联领导,到贵州织金县、新疆和田和阿尔山、河北张家口、等地开展职教扶贫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帮扶措施。
专注职业教育 发展慈善事业
潘和永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一个偏僻农村,祖上世世代代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小就有一个脱离农村到城里生活的梦想。潘和永小时候住在土坯的麦草房里,晴天四处透风,雨天更是苦不堪言。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的是“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些都是他脑海里抹不去的回忆。
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自创业以来,潘和永带领商鲲教育集团一直把慈善当作事业来做。在一次扶贫考察中,他来到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的四川大凉州,得知一个彝族小孩,从小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年幼的弟兄3人仅靠堂哥微薄的打工收入勉强维持。初中毕业后,因年龄小又无一技之长,只能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了解到当地困难学生的情况后,潘和永将22名彝族困难学生送到商鲲教育集团旗下的雄安校区学习,免除一切费用,并承诺免费安排就业。此外,他还收养了来自贫困地区的3个孤儿,对他们视如己出,现全部安排在集团就业。逢年过节,潘和永会把孩子们请到家里吃团圆饭,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2016年,刚加入商鲲教育集团不到一年的一名退伍军人突患白血病住进了医院,因家庭困难无力救治,潘和永发动员工捐款16余万元,自己捐赠30万元,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魔。同样来自贫困家庭、身患白化病的河北女生,潘和永不仅出钱为她治病,还免除了她的全部学杂费和专业技能费,该学生毕业后在北京地铁成功就业。
主要成就
2019年12月26日正值毛泽东诞辰126周年,潘和永和张铁网主编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获奖原因
潘和永同志牢固树立“党建强、发展强”的理念,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促改革。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他带领集团党委还把党建工作与群团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向企业延伸,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活动,实现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同步建设、同步发挥作用。他坚持“培养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岗位、改变一个家庭”的办学理念,十三年来高薪安排16万余名学生就业,帮助多个家庭摆脱了贫困。累计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3200多人免除学费、专业技能费640余万元,为13200多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792万元。他还向地震、旱涝灾区捐款260余万元,向儿童福利院及失学儿童捐款160余万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2 07:29
目录
概述
所获荣誉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