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卓华
光遗传学创始人,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
潘卓华,男,1956年生,浙江浦江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硕士;1990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博士学位。随后担任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2011年出任该校Kresge眼科研究所眼科学Edward T. and Ellen K. Dryer讲席教授。潘卓华也是RetroSense Therapeutics首席科学家。
人物经历
人物简介
潘卓华可能是光遗传学第一人的科学家。2016年9月1日,美国健康医疗专业媒体《STAT》在独家新闻中披露:“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潘卓华有可能才是光遗传学技术的第一发明人。”该技术是一项注定取得诺贝尔奖的技术。
2003年ChR2蛋白被发现。2004年2月,潘卓华将绿藻中的蛋白质Channelrhodopsin表达在培养皿中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内,成功使它们对光有了电活动反应。“这是我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之一。我想这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分子,这是我们要找的光传感器。”这仅仅是第一步,但却是具有革命性的一步——这意味着潘卓华的方法也许能让盲人恢复视力。
为此,潘卓华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申请了一项资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授予他30万美元,并评论说他的研究“相当超前和高度创新,探索近乎未知,是一项史无前例的革命性技术”。然而潘卓华并不知道,当时他正与美国、日本等多家实验室赛跑。2004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爱德华·博伊登(Edward Boyden)教授开展的相类似实验获得成功,但在时间上却比潘卓华实验成功整整晚了6个月。
2016年年初,美国黑科技公司RetroSense Therapeutics从韦恩州立大学获得了潘卓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专利。并将“光遗传学”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应用于医学临床。同年2月底,在潘卓华教授的主导下,一名因视网膜色素变性丧失视力的德克萨斯州女性接受光遗传学治疗,成为光遗传学治疗的全球第一人。
早年生活
潘卓华的老家和外婆家都在浦江农村,父亲潘永鉴在金华市区教书。1963年,潘卓华随母亲赵仙鱼从金华下放到农村,回到浦江老家。1970年,读完初中后因外婆家当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他未能上高中,就开始在浦江农村参加生产队劳动。当时,郭根昌。1972年,潘卓华插班到郭根昌(潘卓华的姨父,金华一中担任高中班主任)的班里当旁听生,不久转为正式学生。1974年,高中毕业后又回浦江当农民,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晚上看书自学,曾担任生产队的经济保管员和会计。
考入科大
1977年8月,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近代物理系录取。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转行做生物视觉研究。
留学美国
1986年,进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起,任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潘卓华在过去10多年只拿到了NIH资助的大约300万美元科研基金。至今潘卓华仍低调地隐身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他那间小小的实验室,醉心于光遗传学研究。
个人生活
父亲:潘永鉴,退休前是金华一中的数学老师(曾担数学教研组长)
母亲:赵仙鱼
姨父:郭根昌
光遗传学创始人
潘卓华并不知道,他当时正与世界各地多家实验室赛跑。谁料本是最早完成实验的潘卓华,先后在《自然》《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期刊的文章投递屡屡遭拒,并未引起重视。杂志编辑回应称其文章应用狭窄,只解释了光敏通道蛋白在恢复视觉上的应用,而非普遍应用。
投稿遭拒后,心灰意冷的潘卓华开始着手修改自己的论文,并在2005年5月前往佛罗里达州罗德岱尔堡参加全美视觉和眼科年会。在会上,他用15分钟的演讲向与会科学家和相关专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在神经元中使用光敏感通道蛋白来激活视网膜细胞。这是他在竞速时间线上最清晰的标注。
2005年,当相似的成果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尔·迪赛罗斯(Karl Deisseroth)和麻省理工学院爱德华·博伊登(Edward Boyden)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之后,轰动一时,并被《纽约时报》称为光遗传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当潘卓华听到这个消息后,说:“我感觉很糟糕,糟透了。”“我感觉不太幸运。”
主要成就
2004年2月,潘卓华成功将光敏通道蛋白(Channelrhodopsin)添加到视网膜神经元中,通过光照改变细胞活性。为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授予他30万美元的资助,并称赞:这是一项是史无前例的革命性技术。
人物评价
在中科大的那几年,潘卓华拼命读书。老师和同学这样评价他:勤奋努力、朴实低调、为人随和友善。
自我评价
“我的实验室很小,我们的主要兴趣在于让人们重获光明。”
“这一路走来,虽然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平坦,有时也觉得命运对人不公,但只要是自己认准的道路,就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值得庆幸的是,即使是现在,我们治疗失明的临床研究仍然领先于他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02 10:5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