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珠桥位于今南华中路与南华西路交界处,横跨漱珠涌,故名。桥建于清乾隆年间。
据《番禺县志》记载,漱珠桥为乾隆年间十三行之一的同文行行商潘振承捐资千金,修建而成。潘家之富贵,在当时数一数二,潘振承富而好雅,颇有归隐林泉之意,因此在漱珠桥畔修下好大一座园子,园名也很有自然之趣,叫做“桔绿橙黄山馆”,园内池塘数顷,种满了荷花,又有花船,主人起居读书之处,收藏了无数珍贵的书画鼎彝。潘振承就在漱珠桥畔隐居了数十年之久,消磨了无数月夜花朝,足迹极少入城。
如果说潘家花园有的是清贵典雅之美,园外的世界就是夜夜笙歌的热闹红尘了。据《白云粤秀二山合志》记载,当日漱珠桥畔,茶楼酒肆,颇有一二。酒楼大多临江,红窗四照,花船近泊。携酒而往的文人才子,日日不绝。
1928年,在修建南华路时漱珠桥被拆毁,成为南华路的一部分。现在,由原漱珠涌岸边上桥面,尚留有行人梯级,马路面仍呈坡形,但不见桥状。1966年又把漱珠涌改造成渠箱,成为一条污水排泄枢纽。渠箱北起滨江西路珠江边,南止三丫涌,全长1073米,箱面成为轻便通道。漱珠桥附近居民植树栽花,榕荫蔽日,在桥头建有名曰“古榕留客”的街道绿化小景。
架在漱珠涌上的古桥尚有环珠桥和跃龙桥,它们与漱珠桥同龄。环珠桥于民国时期开辟同福路时改建成马路桥,渠箱建成后,仍有桥迹可寻。跃龙桥在拆建马路时仍存在,后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