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瀚剧
地方戏曲剧种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包头市(主要是土默川地区),是在二人台基础上创建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漫瀚调的成份而定名。漫瀚剧的音乐声腔以二人台声腔为基础,已设计了“口调”、“楼调”等新的曲调。
演出信息
2022年8月,漫瀚剧《契丹女·祈愿》参加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全国戏曲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
剧种概述
漫瀚剧,产生在内蒙古包头市,是新创剧种。1982年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以《丰州滩传奇》为实验剧目,在二 人台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剧本、音乐、表演各个方面进行 创建新剧种的尝试。《丰州滩传奇》演出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因唱腔音乐吸收了西部地区蒙古族民歌漫瀚调的成份而定名。《丰州滩传奇》于1982年参加全区汇演,不久应文化部邀请进京汇报演出。包头市文化局召开了关于漫瀚剧的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和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新创剧种予 以充分肯定,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宣布剧种命名。包头市民间歌剧团又创作排演 了《三十岁的女经理》《北国情》等新的剧目。
描述
漫瀚剧的音乐声腔以二人台声腔为基础,已设计了“口调”、“楼调”等新的曲调。一九八六年二月,漫瀚剧《丰州滩传奇》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汇报演出,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艺术特征
漫瀚剧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诞生的新的地方戏曲剧种。“漫瀚”为蒙语汉译音,意为“沙原”。它是以蒙古二人台为母体,吸收多种艺术营养而创建的。其宗旨为“博采众家之长,化为自身血肉,保持发扬个性,开拓自家道路”。 漫瀚剧在大量吸收借鉴晋剧京剧等剧种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的同时,保持了地方传统表演艺术二人台的特色,又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成为祖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株艳丽的塞外山花。
形成发展
1980年,吉林省在二人转基础上创建的新剧种——吉剧来包头演出,使包头的艺术工作者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和启发。同年6月,经过包头日报社和文化局创评室的共同策划,在《包头日报》上发起了关于二人台发展问题的讨论,并首先发表了李野等同志的四篇文稿,包头市的许多艺术工作者和二人台爱好者参加了这次讨论。正是在这次讨论中,许多同志提出了在二人台基础上创建一个新剧种的主张。
1982年4月,自治区文化局召开了二人台艺术改革经验交流会。5月,包头市也召开了二人台艺术改革座谈会(即:“青山会议”)。当时的包头市委副书记刘启焕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二人台在发展中,变成一个新剧种,这个剧种是戏曲”。还提出了搞试点。办实验剧团的主张。自治区会议的《纪要》归纳与会同志的共识:“二人台应当由目前不成熟、不完备的剧种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内蒙古西部地区艺术特色的,成熟的、完备的地方戏曲剧种”。从而提出了“振兴二人台,创建新剧种”的口号,把创建新剧种和二人台的改革发展分成了两件事,并县城建议包头市承担创建新剧种的任务。
1982年8月,包头市人民政府根据市文化局的报告,批准将原来的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二人台剧团)改建为包头市地方戏实验剧团,新剧种的创建正式起步了。
剧团建立后,首先提出了新剧种建设的指导原则,这就是“博采众家之长,化为自身血肉,保持发扬个性,开拓自家道路”这样四句话。实践证明,这“二十四字”指导原则是正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他们又把创建新剧种的体会概括为另外四句话:“剧本是基础,音乐是关键,唱腔是中心,演员是决定因素”,并提出创建新剧种要“过三关”即音乐关、剧本关和演员关。
创建新剧种的工作是从重点突破音乐关开始的,当时在剧团领导的亲自参与下组织了音乐攻关级。一是对中国戏曲音乐共同的客观规律和艺术规范进行了学习和研究;二是对解放后二人台韵改革正反两上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探讨;三是对解放后新创的剧种(主要是吉剧)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学习和借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二人台90余首传统唱腔进行科学的、细致的好析,并一一造表登记。在此基础上,初步选择了“以板式变化为主导,兼用专曲”的音乐体制,并设计了“口调”和“楼调”声腔以及五类十种板式的大致轮廓。并将这个既具有二人台音乐特色又初具戏曲音乐规范的音乐体制应用到一批或大或小的实验剧目,主要应用于漫瀚剧的奠基剧目《丰州滩传奇》,获得很好的评价。经过几年的实践,漫瀚剧的音乐体制发展为“以板式变化为主导,以曲调组合为基础,兼用专曲”的综合体制,初步规范了实施这一体制的“五板”(五种基本板式),“六腔”。
1986年早春,漫瀚剧《丰州滩传奇》(编剧:李野、王宝顺、姜言富、长岐,导演:果肇昌、张景亮,艺术指导:石磊,音乐设计;张春溪、陈怀智,舞美设计:丁裕民,主要演员:张凤莲、刘永胜、陈青、卢志庆等)应文化部特邀晋京汇报演出,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文艺界、新闻界和首都观众的广泛赞誉,从而正式宣告了漫瀚剧的诞生。
同年9月,在包头成功的举办了首届漫瀚剧学术讨论会,吴祖光、李超、何为、王蕴明、张先程、马栓柱等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自治区党政领导刘云山、赵志宏、张灿公及文化厅赵锡钧厅长专程来包,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文化厅,正式为漫瀚剧命名,包头市地方戏实验剧团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漫瀚剧团。
剧作
新剧种诞生后,漫瀚剧团在市文化局的有力领导下,继续不懈地进行剧种的艺术建设和艺术研究,确定漫瀚剧的美学追求为蒙汉两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塞上风韵”和“草原情趣”。
自《丰州滩传奇》演出获得成功,宣告漫瀚诞生后, 相继创作排演的剧目有《北国情》《三十三岁的女经理》《魂系中国》《契丹女》《东瀛女》《忠烈碑》等。其中在《北国情》基础上修改加工定稿的《契丹女》于1992年赴泉州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并再次晋京汇报演出和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节,应邀赴西安参加第四届古文化艺术节演出,获得成功。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契丹女》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漫瀚剧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此后创作排演的《东瀛女》参加了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忠烈碑》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戏剧节。
《丰州滩传奇》
1982年包头市民间歌剧团以《丰州滩传奇》为实验剧目,在二人台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在剧本、音乐、表演各个方面进行创建新剧种的尝试。《丰州滩传奇》演出后,在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包头市文化局召开了关于漫瀚剧的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和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对这一新创剧种予以充分肯定,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宣布剧种命名。包头市民间歌剧团又创作排演了《三十岁的女经理》《北国情》等新的剧目。
新《契丹女》
包头市漫瀚剧《契丹女》剧组受到法国文化部、巴黎市政府、中国文化中心的邀请,将于今天启程赴法国参加第三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的演出。同时受到邀请的还有香港京剧团、梅花奖代表团等另外5家代表团,《契丹女》剧组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受到邀请的剧组。
《契丹女》由包头市漫瀚剧团创作于1994年,是漫瀚剧的代表作品。它以辽宋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金沙滩一战后,杨四郎闯出重围、隐姓埋名被召为辽国驸马、后南归探母的故事。此剧曾先后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
为赴法演出,剧组对剧目进行了重新修改排演,演职人员由原来的100多人精减到18人,故事情节也更加精炼、朴实,地方特色更加浓郁。此剧由包头著名漫瀚剧演员张凤莲将领衔主演。她曾获得梅花奖、文华奖。
剧团介绍
本着“文明演戏走正路,献身漫瀚苦耕耘”的集团方针,以《丰州滩传奇》《契丹女》为优秀代表剧目的内蒙古包头市漫瀚剧团,先后四次应文化部特邀晋京汇报演出,誉满京华;先后四下江南,赴福建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南方片)与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之演出。由于演出的成功,先后获“优秀剧目奖”两次;《契丹女》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四届“文化新剧目奖”等;《丰州滩传奇》《契丹女》的音乐设计分别在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举办的全国戏曲音乐“孔三传奖”评奖中两度荣获“开拓奖”等奖项;剧种领街演员张凤莲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剧团共获国家级奖励近60项。并被特邀参加“第四届中国西安古文化艺术节”和“96年广西国际民歌节”、广东文化局长接见《忠》剧演职员 中山“慈善万人行十周年”等演出。1996年初,漫瀚剧《东瀛女》参加北京.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获“优秀演出奖”等6项奖。1997年漫瀚剧《忠列碑》赴广州参加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荣获97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剧目奖等7项奖。并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汇报演出。几经个性后的《忠》剧以崭新的演出阵容献给2000年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剧团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指导下发扬文明演戏走正路献身漫瀚苦耕耘的精神,强调精品意识,积极为人民输送优秀作品,陆续创作、移植、排练、上演了《魂系中国》《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三十三岁的女经理》《巧凤》《张三李四》《北国情》等大小剧(节)目数十台,除完成重大演出任务外,剧团正沿着出人、出戏、多演出的道路,在逐步拓宽演出市场的情况下,深入各级机关、工矿、部队、学校、农村,进行了广泛的扎根演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与热烈的欢迎。漫瀚艺术团还于1999年应邀出访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与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剧种剧团所以有今日,正如《中国文化报》在“漫瀚剧何以生机勃勃”文中所讲:“上靠党领导,下靠一班人,外靠良师益友,内靠一点精神。”
剧团现有演职员180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1名,国家一级导演1名,国家一级作曲2名,国家二级演职员12名;三级70余名。绝大多数年轻演(奏、职)员系艺术院校毕业生。设有创作研究室、办公室、演员队、乐队、舞美队、实验剧场等机构。新建的漫翰剧剧团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成为建设、发展新剧种的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漫瀚剧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漫瀚剧 -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4 22:14
目录
概述
演出信息
剧种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