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水,又称漆河,漆水河,
黄河支流
渭河支流
石川河上源一支,位于陕西省中部
铜川市,漆水以源头多漆树得名,源于陕西省铜川市
印台区金锁关镇凤凰山东部的崾崄梁下,自北向南流经印台区、
王益区、
耀州区,于铜川耀州区城南入
沮水合而为石川河。全河长63公里,流域面积814.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1‰,年均径流量0.38亿立方米。较大支流有雷家沟水、王家河水。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漆水,也名漆河、漆水河,源于陕西省
铜川市印台区金锁乡凤凰山东部的崾崄梁下,向东南流14公里,与源于
宜君县哭泉梁、南流9公里的淌泥河(塔尼河)交汇于
金锁关北;又南流至纸坊村接纳马杓沟水,于铜市区北关东北0.5公里处与雷家沟水汇合;南流2公里接纳史家河水,西折横穿市区接纳小河沟、王家河水,又南流接纳新川沟水,至王益区
黄堡镇西接纳红岩沟水(又名小河沟),再南流2.5公里至黄堡镇入铜川耀州区界,经王家砭村,然后沿孙塬乡西北部流经耀州城区东门外,在城南与沮河会流入富平县境石川河。漆河在耀州区境流程10公里,流域面积219.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8.8‰。全河长63公里,流域面积814.7平方公里,一说全长64.2公里,流域面积773.5平方公里。
河道特征
漆水上段基岩裸露,中段为灰岩地段,河床多砾石,下段进入地堑式断陷盆地,河谷展宽。沿河两岸水泥窑场、废渣碎石遍布,阻碍行水,易发洪水灾害。平均比降11‰,一说比降8.8%
水文特征
据《耀县志》,漆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058万立方米(一说年均径流量0.38亿立方米,一说年径流量3925万立方米),流量0.96立方米/秒(一说平均流量0.5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0年一遇571立方米/秒,20年一遇787立方米/秒,50年一遇1090立方米/秒。100年一遇1320立方米/秒,200年一遇1560立方米/秒。土壤侵蚀模数为2831吨/平方公里·年。年际之间输沙量变化很大,为中度水土流失区。
历史记载,从唐神龙元年(705)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1200余年间,漆河因暴涨造成的重灾有13次。其中清咸丰四年(1854)洪峰流量最高达3000立方米/秒;民国七年(1918)七月一日,最高洪峰流量为884立方米/秒。解放后,1970年8月5日最高洪峰流量是842立方米/秒。但在夏季枯水季节,往往干涸断流。
主要支流
漆水主要支流有:
马杓沟水,源于金锁乡草房头南侧,沟口在纸坊村西。沟长13公里,沟口平均流量为0.15立方米/秒,常年基本稳定。上游坡耕地占总耕地的60%以上,坡陡土松,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模数高达8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上;中下游系乔灌草相间的荒坡,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较轻。
雷家沟水(武家河),源于宜君县北高山南侧,西南流向,先后流经鸭梯沟、三门寺、武家河、枣庙村等,到雷家沟村西侧注入漆水。流长21.5公里,流域面积93.8平方公里,常流量0.18立方米/秒,中上游为山谷,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较轻。水量稳定,冬夏如常。铜川旧称雷家沟水为漆水;源于崾崄梁,南流至雷家沟口河段为铜官川;二水合流后统称漆水。
史家河水,源于桥子梁北侧,至桥子梁大桥处汇集董家沟、韩家原沟水,西流约5公里入漆水河。主沟长10.5公里,流域面积27.5平方公里,水量小,但比较稳定。中上游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较轻。
小河沟水,印台区崾崄与神武村下沟内,有一承压水泉,水从泉眼喷出,常年不断,每小时出水量约30立方米。南下的泉水沿途接纳两侧细流,水量逐渐加大,流经6.5公里到市区并入漆水。流域面积为14.3平方公里。沟坡较缓,沟底狭窄。
王家河水,源于王家河乡干桥沟后沟。流经周家河、白家河、常家河、冯家河、郭家河等村,纳柳沟水后,南下至王家河煤矿老矿部大桥纳郑家河水(源于铜川耀州区演池乡下葫芦村,河长13公里系王家河最大支流),再南下经炭科沟至川口入漆水。主流长31公里,流域面积112.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21立方米/秒。
新川沟(碾道沟),水源于陈炉镇北尖山西麓的刘家岭坡下,流向西北,经任家湾、那坡等村至二十里铺入漆水。沟长13公里,流域面积36.8平方公里。源头和上游山高坡陡,草木稀疏,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
红岩沟(小河沟),水源于铜川耀州区文王山南麓,上游称西化沟,中游称扁担沟,下游称小河沟。主沟长17.5公里,流域面积49平方公里,于黄堡镇吕家崖村北入漆水。上游植被好,乔灌相间,草木茂盛,水土流失较轻,侵蚀模数在1000吨/平方公里·年以下。中下游农耕地多,沟两侧以野生小灌木和杂草为主,植被较差。
治理开发
河道治理
铜川耀州区城自北宋迁移今址,屡遭漆沮两河冲刷之患。宋熙宁七年(1074)始筑漆河石堤,以防水患。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重修漆水石堤,并增筑沮河石堤一道。清乾隆、嘉庆、咸丰时,除多次重修旧堤外,又新筑城西南角石堤,城西北角石滚坝和老东门外护城长堤,并栽植围堤芦、柳。民国三十六年(1947),漆河冲毁东南角城墙及附近咸榆公路路面,县建设科曾派民工改移河道,修筑石堤,逼水南下。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在兴修灌溉工程的同时,十分重视水库、河道防汛,县城、工矿区排洪及城乡防洪工作。1968~1985年,先后5次对漆沮两河进行治理,总投资198万元,投劳152.8万工日,累计完成护岸和加固河堤47.9公里,砌石及混凝土8.54万立方米。
灌区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铜川的自流引水工程有铜耀渠、柳顺渠等。
铜耀渠,渠首位于铜川耀州区王家砭乡与王益区黄堡镇交界处,引漆水。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始建于1964年,竣工于1965年,灌王家贬、董家河、冯家河、孝义等村耕地5000亩。20多年来,实灌率高,效益显著。
柳顺渠,无坝,临时围堰引水。渠道修于建国初期,渠口在印台区上柳湾村漆水西侧。灌溉柳湾、顺河两村地400余亩。输水正常,效益较好。
水库工程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防洪工程.《耀县志》编纂委员会.耀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7月:卷六 农业志 水利 防洪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