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园
王维诗作
《漆园》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借庄子典故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末两句含蓄地透露人生态度: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
漆园1
古人非傲吏2,自阙经世务3。
偶寄一微官4,婆娑数株树5。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拒绝楚威王以相位相招,是因为自己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
庄子偶然做了个漆园吏不官,不过是借这里寄存形骸,其实如那“婆娑数株树”,精神早已超脱了。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和友人裴迪辋川唱和组诗《辋川集》二十首的第十九首。诗人用这个历史事实做为素材,写了这首诗,以庄子的操行,来表现自己的孤傲。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诗。此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侧面赞美庄子的品性。诗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庄子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诗人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夫复何求。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名家点评
近代廖仲安《唐诗一万首》解评:本诗抛开景物描写,而通过将与漆园有关的典故同诗人的思想感情、亲身经历相结合,表明王维的生活情感与态度。
宋代朱熹《鹤林玉露》:余平生爱王摩诘诗云:“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以为不可及,而举以语人,领解者少。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口语皆成高韵。
明代顾可久《唐王右丞诗集注说》:引古自况。即此漆园不必有景色,自与古人高情会。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一,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乱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兼通音乐,工书画。存诗约四百首,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辋川集·漆园.全唐诗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5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