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山西省新绛县传统技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剔犀,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而剔犀则定型于宋代,其名称见程大昌《演繁露》等史籍。明代中国漆工唯一专著《髹饰录》也提及剔犀。著名学者王世襄等认为,剔犀主要产于山西新绛县。据《新绛县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绛州名匠张凡娃经过精心研制并结合本地漆器特点,创造了具有北方特色的剔犀漆器,后经历代能工巧匠竞相雕琢,遂代代相传。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现珍藏着清代剔犀漆筒、漆食盒、漆提盒、漆八角桌等。民国初年,绛州王思恭、薛仙基、赵普元三名漆匠各自开雕漆铺,制作剔犀制品,如桌、案、几等。民国八年(1919),生产剔犀的店铺增加到5家,1922年增加到12家。剔犀漆器制作工艺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产品销往国内及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七七”事变后,断绝了销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将分散、改行的老艺人组织起来,组建了新绛云雕漆厂,后改为新绛工艺美术厂,使剔犀这一传统工艺得到恢复和发展,不但继承了古代名匠的传统技法,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新绛县手工业和传统技艺闻名中国,素有“七十二行,行行俱全”之称。
工艺特征
剔犀物件的漆层厚度是别种漆器无法比拟的,它耐磨、耐蚀、耐水、耐潮,始终光亮如新,经久耐用,置放越久,云纹色彩越发古色古香,美不胜收。剔犀漆器物件在宋代虽已开始生产,但规格较小,且大都是瓶、盒、筒等,直到明、清之际才有了大件家具,但因其工艺独特、造价昂贵,因此明清时期一直作为皇室家具,民间少有,故传世很少。
工艺流程
剔犀是将朱、黑、黄等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逐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约0.3—0.5毫米)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刀口处可看见不同的色层,与其他雕漆和漆器截然不同。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断面层次,故名“剔犀”。同时,又因花纹多为回纹、云钩,流转自如,回旋生动,近代以来又称之为“云雕”。
剔犀是中国漆器工艺生产中较为繁杂的一种髹漆工艺。它从木材选料到裱胎、灰胎、髹漆、制图、雕刻、推光等各个工艺流程都必须严格把关,都要有多年经验的艺人操作,特别是髹漆必须在潮湿、不通风、干净无污染的地下室中进行。一般的涂饰80道左右,上一道漆,阴干后再上一道,各种色漆每层都要上好几道,几十道漆要用一个多月时间。整体阴干后,放一段时间才能描绘图案和雕刻,每一个图案都要一遍一遍地雕刻、修整,直到深浅、宽度、厚度都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合格,而后再进行其他工艺。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剔犀是一种独特的雕漆工艺,这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技艺唯独山西省新绛一地尚存,是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近代也被称为“云雕”。
传承状况
绛州的剔犀生产工艺经过几起几落,虽然目前已初具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剔犀的手工生产技艺十分繁杂精致,现在还无法用机械化作业替代,而新绛县从事剔犀生产的人才屈指可数,绛州剔犀仍然存在着濒临失传的危机。
传承人物
何俊明,男,1964年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
保护措施
新绛县黄河云雕厂成立了绛州漆器研究所,专业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剔犀髹饰技艺(云雕)”的保护传承工作,与此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各大美术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多年来已经成为10多所高校的漆艺培训基地,义务培训各院校大学生、研究生2000余人,不仅奠定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基础,更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项目保护单位新绛县绛州漆器研究所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8年《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以“文化之美,漆心可见”作为年度主题,重点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漆器髹饰工艺”这一传统技艺。
2019年5月12日,“弘扬传统振兴工艺——漆艺传承发展联盟邀请展”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