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黎与
滦州市交界处巍然屹立着一座跨越滦河的陈旧的铁路桥。这座饱经风霜的旧桥,就是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110多年前主持修建的滦河铁路大桥。如今,这座被人称作“老桥”或“花梁桥”的大桥早已“退休”,但它依然矗立在宽宽的滦河滩上,诉说着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历史。
桥梁构造
滦河桥为单线铁路桥,全长670.6米,共17孔,自山海关端起为9孔30.5米上承钢桁梁、5孔61米下承钢桁梁、孔30.5米上承钢桁梁、2孔9.14米上承钢板梁。
修筑背景
从1876年吴淞铁路修筑到1911年清朝统治被推翻,我国铁路共修筑桥梁6000余座,其中滦河桥是采用先进的气压沉箱建筑基础的第一桥。
1890年清政府又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
1891年4月。唐胥铁路建成以后,清政府在山海关设立了“
北洋官铁路局”,聘英国人金达为总工程师,负责唐胥铁路向东展筑至山海关的铁路工程。
1892年铁路修到滦州(今河北滦州市),遇到第一条大河——滦河。滦河,长877公里,流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平时水面宽约50余米,夏季洪水爆发时水面宽达600余米,河道冲淤变化很大。选择的桥址位于今京山线滦州市与朱各庄站区间,两端地势均向上倾,桥梁坐落于凹洼处,出桥东向线路设4‰上坡,出桥西向线路设6.7‰上坡。
大桥1892年5月开工,1894年2月竣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举詹天佑为该会会员。
本桥投入运营后,于1924年、1928年、1933年几经战争破坏与修复。1976年唐山地区大地震时又遭震害,但随即修复。
1929年唐山至秦皇岛铁路因煤运量日增,除滦州市到朱各庄区间外,已铺成双线,本桥改建势在必行。1933年北宁铁路局派罗英对本桥再次进行了调查,最后认为,本桥地形不利,钢梁载重等级低,又几经战争创伤,改建本桥不如另建新桥。
1939年在本桥上游约45米处建成了双线新桥,1943年随着站场改建竣工新桥投入运营,本桥曾一度改作公路桥,现已废弃。
设计方案
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金达当然以英人为先,但英人喀克斯以建不成桥而失败。日本、德国的承包者也都遭失败。由于交工期限将至,金达才不得不求于詹天佑。詹天佑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
设计载重等级约合古柏氏E一28级。全桥造价白银57.5万两。英国人喀克斯(A·G·Cox)主持了桥梁施工,时在塘沽工段任职的詹天佑参加了桥梁的修建。
本桥建设中,桥墩基础施工首次采用了气压沉箱,沉箱刃脚嵌入岩盘,两岸桥台均为沉井基础。基础全部用混凝土浇筑,墩身则因当时水泥需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故为石砌。
本桥建成后,参加施工的约300人转入了当时筹建中的山海关桥梁工厂,成为我国制造钢梁的第一批骨干。
本桥建设中,针对河流特性,基础施工首次采用气压沉箱并深置岩盘,因而经受住了多次特大洪水的猛烈冲刷(其中1962年洪水流量高达34000立方米每秒),桥墩安然无损,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
但在总体设计布置上,在桥址两端地势不利,一侧又紧靠车站情况下,片面降低墩、台高度;同时,设计载重等级标准过低,缺乏必要的预留,因而成为本桥终遭放弃的重要原因,是其不足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