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鳾
䴓科䴓属鸟类
滇鳾(学名:Sitta yunnanensis):是小型鸣禽,体长88-112毫米。整个上体蓝灰色,前额黑色,自眼先经眼有一条长的黑贯纹延伸至肩,其上有一细窄的白色眉纹黑白相衬,极为醒目。脸颊、颈侧、颏、喉棕白色,其余下体灰棕色。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形态特征
滇鳾雄鸟整个上体包括两翅表面在内概为蓝灰色或灰沾蓝色,前额基部黑色,其后有一白色细缘,其两端分别向后延伸,经眼上面一直到后颈侧,形成一条长而细窄的白色眉纹,眉纹之下有一条长而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其前端与额基的黑色相连,后端止于肩部。两翅黑褐色,翼缘白色,初级飞羽外翈羽缘蓝灰色,内侧飞羽和翅上覆羽与背同色,中央一对尾羽亦与背同色,其余尾羽黑色,外翈和先端蓝灰色,外侧3对尾羽内翈具白色次端斑。颊、耳羽、颈侧、颏、喉棕白色,胸、腹等其余下体灰棕色或淡灰棕色,两胁较深或沾灰蓝色,肛周和尾下覆羽较暗,翼下覆羽灰白色,微缀皮黄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上体蓝色浅淡,头顶杂有灰褐色,黑色贯眼纹不如雄鸟黑亮,额后缘白纹沾棕。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少蓝色而多灰色,较成鸟乌暗,头侧黑纹亦不如成鸟乌亮,下体较棕。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乳白色,脚灰褐色、石板灰色或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7-15克,♀9-13克;体长♂88-115毫米,♀104-122毫米;嘴峰♂13-15.5毫米,♀13-15毫米;翅♂66.5-73.5毫米,♀64-68毫米;尾♂36-40毫米,♀33-40.3毫米; 跗蹠♂15-17.5毫米,♀15.4-17.5毫米。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300米以上的中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夏季有时可上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沟谷林。
生活习性
多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也与普通等其他小鸟混群。习性和其他鳾相同,善于在树干上攀爬觅食,啄食树皮缝隙中的昆虫。性活泼,晨昏之际多单个或结群,频繁活动于林间。主食鳞翅目幼虫、鞘翅目昆虫、蚂蚁、蝽蟓以及其他昆虫,另有少数花蕊、松子和果实。
分布范围
中国特产鸟类,仅发现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雅江、西南部木里、会东、西昌,贵州西部水城,云南西北部中甸、维西、丽江、西部洱源、鸡足山、泸水、腾冲、永平、漾濞、大理、双江、镇康、中部昆明、新平、峨山、景东、楚雄、东部寻甸、师宗和西藏东南部察隅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4-5月,巢多筑于阔叶树上天然树洞中,也利用其他鸟类废弃的树洞作巢,有时也将一些裂隙扩大成适合的巢洞。洞入口常用泥土涂抹的很圆很小,洞内垫有细草、苔藓或羽毛。每窝产4-6枚卵,雏鸟晚成性。
种群现状
由于伐木和森林火灾,该物种可能会继续减少,尽管它似乎能够适应退化和次生林。提出的保护行动包括在该物种分布范围内进行重复调查,以确定当前的分布和丰度,以及评估人口趋势和栖息地丧失率。进行生态学研究,以提高对其精确栖息地要求的理解,特别是对次生栖息地的耐受性和对破碎的反应。有效保护关键地点适宜森林的重要区域。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参考资料
Yunnan Nuthatch Sitta yunnanensis.Oriental BIRD IMAGES .
Yunnan Nuthatch.BioLib.cz.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13 17:2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