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拼音:sh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表示所含水分多的“湿”本作“溼”,该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潮湿的。由潮湿又引申为沾湿。《
说文》另有“湿”字,读tà,该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是古水名。古籍中多用来代替“溼”。如《易·乾》:“水流湿,火就燥。”《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溼”作为“湿”的异体字淘汰。
文字源流
《说文解字》将“溼”与“湿”分列为两个字头,二字含义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从汉隶以来,经籍多有以“湿”为“溼”者,现代整理汉字时将“溼”作为异体字并入了“湿”。
“溼”,甲骨文作甲组图1,左部是水,右部为𢇍(
绝的古文,像丝的绝断);或又从止,所会之意不明。商承祚谓:“象足履湿。”金文改从土,与甲骨文稍异。石鼓文(甲组图3)亦从土,而讹上部为二系相联形,遂为小篆所本。
《
说文解字》:“溼,幽溼也。”所谓“幽溼”,也就是渗湿的意思。由此就可以引申为“潮湿”。由“潮湿”可以引申为“沾水”,如王昌龄《采莲曲》:“争弄莲舟水湿衣。”
《说文》对“湿”字的解释是水名,是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今山东省境内。读作tà,后作“漯”。从字形上看,“湿”右部的“𣊡(㬎)”或省去一半作乙组图3、图5,稍加变形就成为“漯”字。“湿”,战国文字作乙组图1,左部仍是水,右部一说为“𣊡”,汉隶或简作“
㬎”。有人说“㬎”是“
显”字的省略,“显”的古字形是人在日光下看丝,在这里作声旁表音。也有人认为日和丝应该分开解释,像在日光下晒湿丝的样子,会干湿之湿意,本与幽湿之“湿”音同而形异义别。后代“湿”“溼”二字通用无别,用作干湿之义统作“湿”,读shī。“㬎”,草书简化作“显”,为简化字所本。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一上】【水部】失入切(shī)
(溼)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而有土,故溼也。㬎省声①。
【卷十一上】【水部】他合切(tà)
(湿)②水。出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㬎声。桑钦云:“出平原高唐。③”
〖注释〗①“从水”句: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凡郁幽物者,必有以覆之。覆土而有水,则不见风日,宜其溼矣。”②湿:俗作漯。钮树玉《校録》:“盖汉人隶书‘㬎’字多省去一‘糸’,又变‘曰’为‘田’耳。”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此水为古黄河下游支流之一。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别黄河,东北流经濮阳、山东范县、莘县、聊城、临邑、滨县等县境入海。今山东徒骇河,俗名土河,土、湿双声,实一语也。盖即古湿水之残馀而稍有迁改耳。”东武阳:《汉书·地理志》东郡有东武阳县。在今山东朝城县西。③“出平原”句:见桑钦《地理志》。高唐:《汉书·地理志》平原郡有高唐县。在今山东省禹城西南。
说文解字注
【卷十一上】【水部】
“(溼)幽溼也。从一。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注:凡溼之所从生,多生於上,有覆而气不渫,故从一土水会意。
“从𣊡省声”注:失入切,七部,今字作“湿”。
【卷十一上】【水部】
“(湿)湿水。出东郡东武阳。入海”注:东郡东武阳,二志同,今山东曹州府朝城县县东南有东武阳城是也。《前志》东武阳下曰:“禹治漯水,东北至千乘入海,过郡三,行千二十里。”过郡三者,东郡、平原、千乘也。《水经》曰:“河水,又东北过高唐县东。”注云:“河水於县漯水注之。漯水上承河水於东武阳县东南,而北迳武阳新城东。又迳东武阳故城南。又北迳阳平县故城东。又北绝莘道城之西北。又东北迳乐平县故城东。又北迳聊城县故城西。又东北迳清河县故城北。又东北迳文乡城东南。又东北迳博平县故城南。又东北迳瑗县故城西。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东。又东北迳湿阴县故城北。又东北迳著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崔氏城北。又东迳邹平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建信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千乘县二城间。又东北为马常坈。乱河枝流而入於海。”按,此班、许所说故道也。《河渠书》:“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汉书音义》曰:“二渠,其一出贝丘西南,南折者也,其一则漯川。出贝丘者,王莽时遂空,唯用漯耳。”玉裁谓湿水故渎,今不可详。
“从水,㬎声”注:它合切,七部。按,《日部》㬎读若唫,此湿所以在七部也。汉隶以湿为燥溼字,乃以漯为洓湿字。累者,俗絫字。在十六部,於音殊远隔也。
“桑钦云:‘出平原高唐。’”注:平原郡高唐,二志同。今山东济南府禹城县西南有高唐故城。《左传》襄十九年、廿五年、昭十年、哀十年之高唐也。《前志》高唐下曰:“桑钦言漯水所出。”郦注《河水篇》云:“按《竹书》《穆天子传》两言湿水,寻其沿歴迳趣,不得近出高唐也。桑氏所言盖津流所出,次於是间也。”玉裁按,桑举其源之近者耳,今禹城县湿水已不可详。
广韵
失入切,入缉书 ‖湿声缉1部(shī)
溼,水沾也。失入切。三。
湿,上同,见经典。又他合切。
他合切,入合透 ‖湿声缉1部(tà)
漯,水名,在平原。
湿,上同。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湿
古文:𦒣《唐韵》他合切。《集韵》《正韵》托合切。并音踏。水名。《说文》:水出东郡东武阳,入海。《水经注》:湿水,出累头山。一曰治水。
又《广韵》《集韵》《韵会》失入切。《正韵》实执切。竝音𥌁与溼同。《说文》:幽溼也。或作湿。
又《集韵》叱入切。音蛰。湿湿,牛司动耳貌。《诗·小雅》:其耳湿湿。
又鄂合切。音𡀾。湿阴,汉侯国名。
又席入切。音习。与隰同。坂下溼也。或作湿。
《通雅》“湿、溼、漯、显、𩔰以形相借。《集韵》:漯、㶟、湿三字同。水出鴈门。○按,《说文》湿水,即禹贡孟子济漯之漯。盖湿乃漯本字也。后以漯为湿,又转以湿为乾溼之溼。𩔰字原从纟作,不从亚。
【巳集上】【水部】 溼
《唐韵》《集韵》《韵会》并失入切。音䏉。《说文》: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尔雅·释地》:下者曰溼。《易·乾卦》:水流溼。
又吏治太急曰束溼。《前汉·酷吏传》:急如束溼。注:言其急之甚也。溼物则易束。
又溼溼,水光开合之貌。木华《海赋》:瀼瀼溼溼。
又扬子《方言》:溼,忧也。宋卫谓之愼,或曰𥌳。陈、楚或曰溼,或曰济。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志而不得、欲而不获、高而有坠、得而中亡谓之溼。或谓之惄。注:溼者,失意潜沮之名。
俗作湿。徐铉曰:今人不知,以湿为此字。湿乃水名,非此也。毛氏曰:湿,本合韵,托合切,水名。后误以为乾溼字。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➊“氵”窄“显”宽,顶部和底部左右旁齐平。❷“氵”,第二点偏左,在横中线上侧。❸“显”,“曰”的竖起笔于竖中线左侧,底部在横中线上侧;“业”的左竖在竖中线;点、撇左低右高;末笔横长,两端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