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研究基地
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研究示范基地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
基地简介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的重大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根据中央和省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指示精神和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在湘潭、嘉禾、汉寿、冷水江四县市合作建立“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研究基地”;由省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研究与宣传推介工作,为基地县市的城乡一体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合作单位
成立背景
早在19世纪中叶,恩格斯就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标志就是消除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此后,国外学者霍华德的社会城市理论、赖特的区域统一体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朗迪勒里的“次级城市发展战略”理论,道格拉斯的区域网络发展模型、麦基的城乡混合体模型,连同岸根卓朗的城乡融合系统及芒福德的城乡整体规划思想等,都对城乡融合的概念及实践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我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城乡关系进行过深刻的思考,特别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城乡关系高屋建瓴的把握,是首次对农村和城市的平等发展权、农民和市民的同等国民待遇权的确认。
从国内外实践看,城乡关系一般经历了低水平均衡—城乡分隔—城乡交融三个阶段,但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路径与模式不尽相同。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战略任务。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在经济步入“快车道”的关键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这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的需要,也是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迫切要求。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全省各地如何因地制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缺乏操作上的指导和可资借鉴的模式,迫切需要典型地区的探索与示范带动。
为此,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向省委呈交了“将县域发展作为推进“四化两型”的主战场—关于进行“城乡一体化示范县”试点的建议”的报告,得到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的高度重视,并亲笔批示:“此课题很有现实意义,亦是省委关心的重大问题。望认真组织研究,为省委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继而,省“十二五”规划编领导小组根据周强书记的指示和我院的建议,在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湘潭、冷水江、嘉禾、汉寿四县市列为我省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县。因此,基地的建立和开展研究,承担着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理论和实践典型示范的任务。
现实意义
示范县研究基地成立旨在全面总结示范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了解示范县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过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加速推进示范县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应的支持,为省委省政府的城乡一体化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充分发挥省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创新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全面总结示范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了解示范县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过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加速推进示范县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应的支持,为省委省政府的城乡一体化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典型和经验,为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工作目标
坚持以基地为载体,通过开展系列研究、协作服务,加速推进基地县形成城乡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共同繁荣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加速推进基地县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对接、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对接、农村资源要素与城市资源要素对接、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对接,实现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力争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为基地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县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及时总结。
研究思路
根据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总结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历史经验,深入调查分析示范县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现状,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视角中,针对示范县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用全新的视野审视示范县的资源禀赋、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发展方向和目标,探讨解决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对接、农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对接、农村资源要素与城市资源要素对接、小农经济与大市场对接、农地制度创新与产业化对接、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对接、生产与加工对接、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对接等八大难题;突破传统城乡发展相互分离的规划模式,在将城乡作为统一体的基础上对示范县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构建示范县的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管理体制六个方面的城乡一体化机制,以破除城乡分割和对立,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一个城乡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上协调融合,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共同繁荣和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不断向社会—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演替的顶级状态迈进。
研究内容
为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示范县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示范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示范县城乡一体化基地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具体如下:①研究示范县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区别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研究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研究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进行研究;⑤研究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电讯等基础设施,研究其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的原因;⑥研究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新型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服务业;⑦研究如何以公共财政为牵引,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如何逐步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和“三农”发展投入的总量和比例,保障和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⑧研究如何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如何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⑨研究如何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⑩研究如何切实可行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研究方法
(一)经验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研究起点,以经验为研究基础,重视第一手资料,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示范县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
(二)实地考察与访谈调查方法。与示范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和村,进行调查访谈。每年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对示范县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评估,组织专家在示范县进行县情调研,举办相关内容的报告会或讲座,在工作过程中注意收集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与建议。
(三)统计分析方法。根据示范县提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信息和文字材料以及研究人员主动收集的信息,查阅涉及到示范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大量统计资料,并运用统计分析工具与方法,从中分析一些具有趋势性的变化。
(四)案例分析方法。对示范县典型乡镇、村和社区进行深入调研访谈,注重运用案例分析法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做法,为研究的整体展开提供实证支撑。
组织保障
1.组织领导。(1)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全国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基地的理论研究进行指导,专家委员会由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负责邀请。(2)示范县挂牌成立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研究基地,原则上由正科级实职领导干部出任基地办公室主任,保证基地工作的正常运行。(3)省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城乡一体化研究所”,并组建相应的研究团队。
2.联系机制。各基地县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研究基地与省农村发展研究院设立的基地工作部相互对接,形成稳定的联络机制。农研院的基地工作部专门负责与示范县基地的日常联络、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和资料收集工作,负责与专家团队的沟通联系,协助专家团队为基地服务,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合作协议的正常履行。
3.年度评估。双方每年在年度末或年初,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评估。具体如下:(1)评估目的:为有利于双方总经本年度合作期间的工作成绩,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履行下一年的协议。(2)评估范围:省农村发展研究院与示范县基地办公室一年的所有工作。(3)评估内容:合作协议规定的双方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双方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4)评估方式:自评,省农村发展研究院和示范县基地办公室首先分别自己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可采取领导评价和小组评议方式,写出总结意见;互评,相互对对方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希望;联评,双方联合座谈会,进行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5)评估反馈:双方可通过电话、传真和邮件互相交换意见,对工作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必要时双方联合召开评估会议,对评论意见进行交换。
现有基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3 21:06
目录
概述
基地简介
合作单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