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博物馆(Hunan Museum Of Geology),
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路49号,场馆占地72亩,主体大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隶属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是湖南省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湖南省地学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与
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和湖南省科技馆共同组成“三馆一中心。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前后,湖南地质工作者
田奇镌等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利用长沙上黎家坡33号院内湖南地质调查所的几间旧房,设立了标本陈列储藏室,即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前身。
1957年,中国地质部湖南办事处成立伊始,即着手筹集标本,在长沙市胜利路湖南省地质研究所院内设立地质陈列馆。
1958年,湖南省地质研究所地质陈列馆建成。
1975年,湖南省地矿局将地质陈列馆扩建改名为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1980年10月1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旧馆内设有8个展厅,内容包括宇宙演化、生物进化、恐龙世界、人类起源、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矿产形成和矿物岩石分类及宝玉石等。
1985年,中国国家副主席
王震视察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并题写馆名。
2002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被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迁址重建。
2008年底,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主体工程完工。
2009年底,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开始布展施工。
2012年4月22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2014年,今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大楼建成。
2017年12月11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开始闭馆改造。
2019年4月19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4月20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正式恢复对外开放,展区面积由5400平方米拓展到7800平方米。
2022年10月6日起,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建筑布局
综述
据2020年10月博物馆官网显示,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地质博物馆主体大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800平方米。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设蓝色星球,唯一家园—地球奥秘厅、丰厚宝藏,发展基石—地质矿产厅、山明水秀,造化天成—地质环境厅、地史更迭,生命演化—生命演化厅、大地馈赠,绚丽瑰宝—矿物宝石厅、经天纬地,智慧三湘—测绘地理信息厅等6个基本陈列,另不定期设置特别展览。
展厅
唯一家园—地球奥秘厅从宇宙中的地球开始,以“宇宙→太阳系→地球→区域→湖南”的空间线索,由古至今的时间顺序,从宏观的板块构造,到微观的岩石结构,构建一个全面、完整的“地球”展览体系,结合前沿的研究成果,重点展示地球的基本属性、地球表面的地质作用与过程、岩石及其循环、构造运动、湖南的地层序列和地质演化特征等内容。
丰厚宝藏,发展基石—地质矿产厅以湖南省矿产资源特色和省内重点矿山为切入点,以“认识矿产→获取矿产→利用矿产→绿色发展”作为展陈思路,通过对矿产资源发掘、利用的认知,突出体现矿产资源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的角度,阐述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倡导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和绿色矿业。
山明水秀,造化天成—地质环境厅通过惊险泥石流、滑坡场景体验,形象逼真的三大地貌景观模型演示,以及“大美湖南”点赞系统等。让受众了解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影响,认识地质灾害与群防群治,从而学会与大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命运共同体。
地史更迭,生命演化—生命演化厅通过精美化石标本展示地球生命超过37亿年的演化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重点展示镇馆之宝—无牙芙蓉龙,以及来自世界各地著名的恐龙骨骼化石模型,如雷克斯暴龙、三角龙、
诺氏风神翼龙等;还有代表湖南特色的古哺乳动物阶齿兽、冠齿兽等,以及与湖南古人类同期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另有1:1真实复原的恐龙世界展区。
大地馈赠,绚丽瑰宝—矿物宝石厅是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展厅,分为神奇的矿物、缤纷的矿晶、璀璨的宝石三大部分,重点展示的是矿物晶体与宝石的自然之美。以矿物的基本特征为主线,通过上千件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的矿物晶体与宝石标本,把地球科学与美学直观地呈现出来。展出的矿物晶体标本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以国内及湖南的居多。通过天然晶洞复原矿物晶体的生长环境,从色泽、形态、质地、内涵、稀有性等方面介绍矿物晶体鉴赏知识。以宝石原石、裸石及工艺品的配套展示,特别是湖南省独有的通天玉、香花玉。
经天纬地,智慧三湘—测绘地理信息厅分为“图掌天下”、“经天纬地”、“数绘乾坤”和“智绘三湘”四个版块。从古代的手工绘图到现代的计算机可视化成图,从简单的测量工具到现代化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地讲述测绘地理信息历史、成绩和对展望。
2019年9月28日至2019年10月6日展出的“探寻红宝藏,献礼新时代”,其以“探寻红宝藏、献礼新时代”为主题,挑选70件珍贵美丽的红色矿晶及宝石进行展出,共分为《走进红色宝藏》《探见红色新星》《鉴赏红色家族》和《开启红色盛典》四个篇章;共六个独立展柜,分别展现六种不同的红色矿物标本,有红珊瑚、红绿宝石、粉红色方解石、鸡血玉、铬铅矿、红碧玺。
2019年11月10日至2020年1月10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在其东门广场展出“爱上湖南”摄影展,展出从发展成就、自然风光、民俗民风,特色创新、历史文化等维度展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面貌的摄影作品。
建筑特色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主体大楼外部造型为仿矿物晶体形状,将湖南地图作为景观元素设置在建筑平台上,体现湖南地方文化特色。设计中以“褶皱、折叠”为建筑造型设计的主要手法,通过各个底面、立面、屋面的折曲变形来表达地质的概念,体现地质博物馆的独特特征,并形成“矿石”的造型意向。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主体大楼建筑的外墙和屋面大部分采用了间层板的形式,其原理类同于原来的通风屋面,太阳的辐射被表层挡住,其所吸收的热量被流过中间层的空气带走,可以有效地隔绝热辐射。
馆藏文物
文物综述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矿产资源样品丰富,有钨、锑、铅、锌、汞、磷、砷和高岭土、海泡石等矿产地250多处。几座独有的石英一黄铁矿晶洞、辉锑矿晶洞、石膏晶洞。地球历史陈列厅陈列有转动着的巨大地球模型。有古生物标本800余件,如大型三叶虫、1米多长的直角石、芙蓉龙、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等。矿物岩石标本有1000余件,如金刚石、辉锑矿晶簇、石英黄铁矿晶簇、雄黄雌黄晶簇、方铅矿重晶石晶簇、方解石晶簇、辰砂、黑钨矿、白钨矿、萤石、石膏等矿物晶体以及中国首次发现的世界新矿物一香花石晶体和各种宝石玉石彩石等。其他还有矿床、区域剖面的系统成套标本。
截至2019年末,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藏品10000件/套,举行展览3个,教育活动103次,参观人数58万次。
截至2022年,馆藏文物15334件/套。
重要藏品
所获荣誉
2020年,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2022年3月,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入选2021一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
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被评为
“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机构设置
部门设置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设有办公室、运维保障部、展陈部、财务科、研究部、人事科、科教部等部门。
人员编制
馆长:黄远峰;副馆长:高少文、刘立、钟琦。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路49号。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开馆,下午16:30闭馆(16:00停止进馆),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指引
公交:长沙市内公交车21路、105路、259路可到达。
地铁:长沙市内地铁1号线省政府清风站2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