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曲艺家协会成立于1958年6月,当时名称为湖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曾用名中国湖南曲艺家协会分会。本会是
湖南省曲艺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群众团体,是中国曲艺家协会、湖南省文联的团体会员。本会以繁荣曲艺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本宗旨。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作为其执行机构,理事会选举产生主席团,主席团为协会常设领导机构。本会下设曲艺理论研究会、相声研究会、快板艺术研究会等专业学术、艺术组织。本会现有会员594人,其中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80人。
协会简介
多年来,协会在中共
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联领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工作思路,继承优秀传统,鼓励风格特色,编演新的曲目,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后,协会将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曲艺事业的发展新路,积极履行联络、服务、协调职能,把协会打造成真正的会员之家,为湖南文艺事业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主席:任军(大兵)
副主席(以姓氏笔画为序):刘俊生、李迪辉、周卫星、曹曙光
秘书长:谢子元
湖南省曲协第七届理事会名单
王定中 王密根 田志斌 任 军 刘志立 刘俊生 江正彬 李立平 李迪辉 李爱华 李清德 芦克宁 张 勇 张子映 张俊山 陈学钊 罗树慧 罗继南 周 芳 周卫星 赵卫国 胡建林 贺长荣 聂晶平 徐 文 郭 丹 黄健勇 曹曙光 蒋先华 覃惠君 谢子元 鄢德全 雷正和 蔡金龙 熊柯冰
历史沿革
湖南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文化传统悠久。湖南地方戏剧以其奇异的风姿,高耸于中华艺林。湘剧、祁剧、辰河戏、衡阳湘剧、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
湘昆、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
永州花鼓戏、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19个湖南地方戏剧剧种,如同19朵艺术奇葩,绽开在祖国的剧坛。
湖南,周代为荆楚南境,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作为楚文化之一脉,湖南地方戏具有悠久的艺术传统,经历了源远流长的发展与沿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绮丽神奇的楚文化便滋养出湖南戏剧艺术的萌芽。其时,楚国的沅湘之间盛行信鬼喜祀之风俗,巫风尤盛,祭祀之时必以歌舞来娱神。流放沅湘一带的爱国诗人屈原,曾汲取这些歌舞的营养,写出了诗篇《九歌》。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沅湘之间巫师娱神歌舞的内容,还可以领略祭祀的盛况。湖南地方戏艺术,便是在这巫师的装神弄鬼和神秘的祭神歌舞中萌生的。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用歌舞表演和诙谐滑稽来为统治阶级取乐的职业艺人--优。他们不仅能歌善舞,还会扮演人物讽刺表演。《史记》上记载,楚国有一个艺人叫优孟,常以谈笑、表演来讽刺政事。说明其时戏曲艺术的发展已从祭礼歌舞进入到艺人扮演的新层面。
唐代,傀儡戏在湖南民间流行。宋代,湖南的歌舞、百戏演出活动频繁。公元1172年,南宋官吏范成大到广西赴任途经湖南时,便在南岳庙见到北宋画师所绘的戏曲壁画。南宋咸淳十年,文天祥在湖南衡阳应官员们的邀请,与老百姓一起欢度
上元佳节,作《衡州上元记》一文,记载了当时当地百戏及民间歌舞演出的盛况和观众的热烈情绪。
元朝统一南北之后,中国戏曲最成熟的形式--元杂剧,随着通达的水陆交通进入湘天楚地。元人夏庭艺在《青楼集》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杂剧表演艺术家到湖南演出并受到欢迎的情况。
这些历史材料说明,元代湖南不仅有了频繁的戏曲演出活动,还有了深受观众欢迎的戏曲演员。
明代以来,弋阳腔、青阳腔、昆腔等重要的戏曲声腔传入湖南,对湖南地方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弋阳腔,通过明初的江西移民、江西商人邀班来湘演出等途径进入湖南,与湖南各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以及某些宗教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高腔音乐。明中叶以后,安徽商贾进入湖湘,与江西商人竞争,也邀家乡戏班来湘演出。如此,便将青阳腔带到了湖南,大大丰富了高腔音乐刻画人物、表现戏曲情绪的艺术手段,提高了高腔演唱艺术的表现力。明万历年间,昆山腔进入湖南,与湖湘语言和音乐交融,不仅形成了具有湖南民间特色的戏曲剧种--湘昆,而且还与其他地方剧种的声腔音乐相结合,成为湖南地方戏曲的重要声腔形式。
清代,是湖南地方戏剧艺术的兴盛时期。众多的戏曲声腔进入湖南,丰富了各地地方戏曲的音乐表现力。在湖南农村中早有的闹花灯、唱采茶、田歌、山歌、秧歌、船歌等民间娱乐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地花鼓、花灯等民间歌舞演唱形式和一些民间小戏剧种。这些民间小戏,主要是歌颂劳动、爱情,艺术上生动活泼,健康明快,受到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欢迎。
也是在清代,湖南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戏剧作家和戏剧剧本。湖南湘潭人黄周星,曾作《人天乐》等戏曲剧本,他著有戏曲理论著作《制曲枝语》,在我国戏曲史上居于重要地位。长沙人杨昌寿,所著《桂枝香》等戏曲剧本,和《词余丛话》、《续词余丛话》等戏曲论著,对我国戏曲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衡阳人王夫之,湘潭人张九钺、张声阶、夏大观,常德人朱景英,长沙人熊超、毛国翰,新化人陈天华等,分别著有一批有影响的戏曲剧本。其他由不知名的文人和戏曲演员创作的戏曲剧本,更是数不胜数。 通过人民群众和历代艺术家们的创造性劳动,湖南地方戏剧艺术,吸取了中华大地和湖湘文化的生命养分,历经久远、艰难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和特点的19个剧种。这些流淌着楚文化血脉,展现着湖湘传统异彩的艺术奇葩,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春风里,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湖南省湘剧院改编演出的《拜月记》拍摄成戏曲艺术片,湖南戏剧第一次登上了银幕。
60年代初,湖南各剧种挖掘了剧目571个,曲牌595支,上演了《地下火焰》、《山花颂》、《送粮》等一批创作剧目,改编上演了不少优秀传统剧目。
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和创作改编的历史剧重新与观众见面。现代戏剧目的创作和演出活动蓬勃开展,涌现了一批如苗剧《带血的百鸟图》、常德汉剧《发霉的钞票》、《姻缘错》、《巧婚记》,花鼓戏《碧螺情》等好剧目。陈芜创作的花鼓戏《牛多喜坐轿》,陈健秋创作的话剧《梅子黄时》,水运宪创作的话剧《为了幸福,干杯》,甘征文创作的花鼓戏《八品官》,获全国剧本奖。
80年代末,涌现了优秀戏剧剧目《山鬼》、《
镇长吃的农村粮》、《桃花汛》、《琵琶记》、《从前有座山》等。1990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湖南地方戏曲大汇”,取得了良好效果。 90年代湖南的戏剧创作,仍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93年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新的娱乐文化的挤压,影响到剧本创作和演出的数量和质量,但仍有一批戏剧工作者痴心不改,坚守戏剧家园。至1999年底,湖南共有21部剧作获
曹禺戏剧文学奖(含其前身全国剧本奖)和文华剧作奖。
艺术特色
湘剧 早期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
湘潭祁剧 旧称“祁阳班子”。民国年间称为“祁阳戏”。江西、福建等地称祁阳戏为“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祁剧”,分永河、宝河两大流派,流行于本省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5个地区以及桂北、粤北、赣南、闽西等外省区,兼有高、弹、昆3咱声腔,保留各类曲牌达1079支,唱腔素以高亢、激越见称。永河派弹腔戏较多,宝河派高腔戏较多。演唱高腔,永河派以人声帮腔,宝河派以唢呐帮腔。表演风格以粗犷见称,带有浓郁的山野气息。保留传统剧目941个。50年代以来,以整理、改编的《昭君出塞》(三次赴北京汇报演出)、《闹严府》、《牛皋毁旨》、《访贤记》、《包公坐监》等传统剧目及创作改编的《黄公略》、《燕子与兰兰》、《送粮》、《松坡将军》等现代戏有较大影响。历代名艺人,生角有胡德孝、李玉亮、朱文才、李荣祯、唐福耀、桂松茂、田连禄、邹镇喜、郑浯滨等,小生有颜云瑞、何翠福、郭品文、傅梓林、唐清兰等;旦角有刘福满、苏荣兰、钱福芳、筱玉梅、颗颗珠、吕淑贞等,老旦有廖锦彩等;花脸有唐三雄、夏福洪、萧品龙、张品超、邓汉葵、殷福杰、罗柱玲、刘浯德等;丑角有周三毛、何三保、李荣富、费相臣、王赛雀等;东师有唐睛川、李德轩、刘道生、唐云卿等;教师有易月玉等。
辰河戏 以高腔为主,兼有昆、低、弹腔。流行于今怀地区、
湘西衡阳湘剧 民间称为“衡州班子”或“衡州大戏班子”,也有称“衡阳汉调”的。民国初年,其弹腔剧目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定今名。流行于衡阳、郴州和湘南各县,江西永新和广东乐昌等地。有昆、高、弹3种声腔,是一个保留昆腔剧目较多的剧种。艺人祖辈传说,明代有个江浙冯姓的官员带来戏班,是为衡阳有戏班之始。又说: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桂王就藩衡州,带来昆腔戏班。传统剧目约500个左右。其中昆腔剧目颇具特色,表演动作细腻,舞蹈性强。整理的昆腔剧目《醉打山门》曾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还有《雁门关》、《置田庄》、《审假旨》、《打碑杀庙》、《贺府斩曹》、《牛皋招亲》等,还演出过王夫之的《龙舟会》。历代名艺人有王玉祝、蒋寿钧、谭松云、周法伯、潭松月、谭保成、谭贵昌、陆金龙、罗金城、曹金彪、王桂枝等。
武陵戏
荆河戏
巴陵戏
湘昆 流行于湘南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郴县、永兴、常宁等县,以桂阳为活动中心,故又称“桂阳昆曲”。昆曲何时传入桂阳,暂无确凿史料可考。据昆班老艺人萧剑昆说:“桂阳最早有集秀班,到过广东演出。”
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广州《梨园会馆上会碑记》上载有“集秀班”,可资佐证。民国年间,曾一度衰落。1956年以来经政府的扶植,获得新生。其声腔,只有昆腔一种,吐字行腔,以湘南官话为标准。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整本戏40余个,还有一批折子戏。表演艺术既保持了昆曲优美、细致的传统风格,又具有粗犷豪放的地方特色。名艺人有谢金玉、张宏开、萧文雄、萧剑昆、匡升平、彭升兰、萧云峰、李升豪等。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武松杀嫂》、《连环记》、《荆钗记》等,创作的现代戏有《腾龙江上》等,均反映较好。近年来,新编古装戏《一天太守》,已拍成彩色影片,改名《疯秀才断案》。
邵阳花鼓戏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形态,邵阳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代的道光、咸丰年间。邵阳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从“二小”(小丑,小旦)、“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到生、旦、净、丑四行俱备的三个阶段。“二小戏”是在对子花鼓基础上形成的。邵阳农村,逢年过节时,都有民间舞狮子、舞龙灯、车马灯等活动,都要演唱对子花鼓。这种对子花鼓,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很简单。在这种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情节有故事的小戏,也形成了小丑,小旦两个角色行当。到了同治年间,随着剧目内容的逐步丰富,剧中人物增多,才有了小生的出现,形成“三小”行当。民国初年,一方面上演剧目不断丰富发展,一方面与兄弟剧种的学习、交流不断增加,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须生和花脸,形成了生、旦、净、丑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