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市学院
中国湖南省公办高校
湖南城市学院(Hunan City University),简称“湖南城院(HNCU)”,位于湖南省益阳市,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国内陆地区第一所以“城市”命名的全日制公办本科学校。属于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是“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70年,益阳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宁乡楚沩河畔。1971年5月与1976年11月,益阳地区师范专科学校先后改称为益阳地区师资训练班与湖南师范学院益阳分院。1977年,该校开始迎丰桥、赫山庙、宁乡县三地办学的困难时期,至1981年结束多地办学历史。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益阳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8月,按照原国家教委文件规定,校名改为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78年10月,为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益阳基础大学在金银山创办。1984年,在中国首办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湖南省首开城市规划专业,并最早开办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城市管理专业,形成湖南省最早的城建类学科专业群。同年11月,该校更名为湖南城市建设专科学校。
1993年,该校定名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之后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国家教委的部署,适时提出了创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的奋斗目标,先后有城市规划、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等4个专业成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997年,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被国家教委正式确定为全国27所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之一,被喻为“全国建筑小八校”。
合并发展
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湖南城市学院。2017年11月,湖南城市学院新增为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二批)。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跻身湖南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行列。2019年上海软科最好大学排名,该校排名从521名跃升至331名,提升190名,被该榜称为全国进步最大的高校。2021年10月,湖南城市学院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58个,学科专业以工为主,涵盖理、文、管、教、艺、经等多个学科。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截至2024年6月,学校建有6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6个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431人,外聘教师355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608.5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64人。学校紧密围绕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内培与外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队伍的39.49%,其中教授的比例为12.21%,副教授的比例为27.2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师资队伍的92.41%,其中博士学位的比例为30.56%,硕士学位的比例为61.85%;“双师型”教师729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50.94%;师资队伍以中青年为主,其中35岁及以下的比例为16.82,36-45岁的比例为46.77%。学校有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需津贴专家7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73人次,省级教学名师2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在专业建设方面,湖南城市学院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写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截至2022年6月,学校2个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
截至2024年,湖南城市学院拥有以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40个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平台,获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53项。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
合作交流
从1985年开始,湖南城市学院先后与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20余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卡森纽曼大学、英国贝德福特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07年开始招收培养国际学生,共招收国际学生120余人次;先后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的20多所大学开展学生学术交流。
2014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南城市学院与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本科教育项目,2015年9月正式招生,采用“3+1”联合培养模式开展实质性合作。学院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及其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常年聘请英国、德国、新西兰、乌克兰等国外籍教师在校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出国(境)访学研修与学生出国(境)进行跨文化学术交流已成常态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
2015年原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湖南城市学院与加纳海岸角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成为当时湖南省同类院校中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建有孔子学院的高校。孔子学院通过推动湖南城市学院与海岸角大学的合作,促进中非交流,在提升学校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同时成为推动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促进地方政府行业对接以及兄弟单位学术交流的综合教育平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黑茶金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城乡生态规划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等36个省级以上科研和创新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60项;获国家级、省级科学技术奖和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24项;规划建筑设计成果获省部以上行业奖励15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项;近五年横向科研经费超过7亿元。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图书馆纸质图书284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400份;可利用电子文献数据库60多个,硕博士学位论文近975万篇,中外文电子期刊12万余种,可利用的电子图书470万余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CN43-1428/TU)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城市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前身为《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创刊,1998年被批准公开发行。2003年10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名为《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开设有“土木工程”“建筑与城乡规划”“数学与信息科学”“化学与材料”等栏目。2005年参加了由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开展的湖南省科技期刊等级评定工作,被评为湖南省一级科技期刊。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组织的“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中,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22年获评湖南省“双十佳期刊”,被德国数学文摘(Z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思博网等数据库收录。
《城市学刊》
《城市学刊》(CN43-1529/TU)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城市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前身为《益阳师专学报》,1987年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2003年更名为《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更名为《城市学刊》。主要开设有“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型城镇化研究”“城市治理”“城市伦理”“城市文化”“城市文学”“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等栏目。本刊所发论文长期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摘报》《文汇报》《光明日报》《文萃报》《中国编辑研究》、各种年鉴等摘转。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学校徽志为圆形。绿色环形上方的金色中文校名为毛泽东体“湖南城市学院”,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图形是由学校英文首字母“H、C、U”构成的城市象征形象,外形采用传统建筑、规划中常用的语言——六边形。
湖南城市学院校徽:
学校徽章为题有毛泽东书法体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校徽底色为红色,校名字体为金黄色;学生佩戴的校徽底色为白色,校名字体为红色。
学校校旗以蓝色为基调,校名和校徽位于旗面的横向中心线上,校名、校徽均用白色,校名为毛泽东书法体。
精神文化
“品学兼修,知行统一”
学校校歌为《精英,从这里扬帆启程》。
社团文化
截至2019年8月,湖南城市学院有正规注册社团35个,其中涵盖了文学学术、实践服务、艺术文化、爱好兴趣、体育运动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湖南城市学院学位于“中国羽毛球运动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黑茶之乡”“‘山乡巨变’策源地”——湖南省益阳市,学校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到省会长沙的高铁仅需半个小时。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湖南城市学院.
图书馆概况.湖南城市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5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